“在妥樂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致裏,你能看見潺潺的溪水淌來,你能看到小橋優雅地佔據著畫面,你還能看到妥樂老鄉擺著的白果攤,攤主坐在稻草編的圓凳上,正在向遊客介紹著什麼,而遊客的巴掌裏,正放著幾顆白果。這哪是一般的風景照片啊!這是一幅妥樂人的生活畫卷,是一幅可以拿到大城市的畫廊裏展出的攝影作品,説不定還能得獎哩!”
2024年6月,一篇關於盤州市妥樂村的散文《金彩妥樂村》見諸《光明日報》。在這篇美文中,多次造訪妥樂村的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上海作家協會原主席葉辛由衷讚美妥樂村的古銀杏樹為獨一無二的“寶”,妥樂是一道美不勝收的風景。
妥樂之美,源於散佈在村莊裏的上千株古銀杏樹,更源於這千株古銀杏樹開啟的“金彩”密碼。
密碼一:尋美“長在樹根上的村莊”
陽春三月,我們從六盤水市中心城區出發,沿著水興高速,一路奔向記憶中金色的妥樂村。
從丹霞收費站出來後,路邊村道兩旁、農家房前屋後,桃紅柳綠,風和日麗,春色宜人。進入“世界古銀杏之鄉”妥樂村,一簇簇姹紫嫣紅中三三兩兩挺立著老幹虬枝的高大銀杏樹,迎著春風起舞的枝條上綴滿鼓鼓囊囊的芽苞,別有一番意味。
陪同採訪的石橋鎮黨務政務中心主任丁敏話語中滿滿都是自豪:“我們妥樂村,不僅有秋天滿樹的金黃銀杏,四季各有不同的美!”
春日妥樂: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樹木吐新綠,山花競爭艷。田間地頭荷鋤而歸的村民,採一把紅椿芽、摘一袋野梨花、挖一筐野芹菜……構成一幅春意盎然的鄉村畫卷。
夏日妥樂:綠意幽幽,清涼消暑。當全國許多地方酷暑難耐時,妥樂村因保存了較為完整的古銀杏群落,其中1200棵有300年到1500年樹齡的古銀杏樹,錯落在89戶農家房前屋後,形成獨一無二的特色景觀——“長在樹根上的村莊”。這裡氣候更加涼爽、舒適、滋潤、清新,紫外線輻射更適中,非常適合休閒度假、康養避暑和打卡拍照。
秋日妥樂:黃金滿地,如詩如畫。每年10月至11月下旬是妥樂最佳賞秋時節,黃墻灰瓦的古樸民居與滿樹金黃的古銀杏樹相互映襯,整個村莊仿若一個金色的童話世界。
冬日妥樂:銀裝素裹,靜謐祥和。千姿百態的古銀杏樹“手拉手”牢牢拱衛著妥樂村,周邊冰雪覆蓋的山峰在陽光下銀光閃閃,小橋流水潺潺,農舍炊煙嫋嫋,更像一幅精美的水墨畫,獨有一份大自然的閒適與美好。
密碼二:尋味“高端的食材”
銀杏俗稱白果,全身都是寶。擁有千株古銀杏的妥樂村得天獨厚,賞美景與品美食令遊客目不暇接,樂不思歸。尤其是這裡的許多地道特色菜,真正印證了“高端的食材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
我們有幸品嘗到了獨屬於妥樂村春日的地道美味。
酸菜清炒野梨花,“脆香,回甜,有嚼勁!吃起來口感獨特,很是開胃。”據介紹,野梨花是一種當地特色野菜,尤其是二月份頭茬開的野梨花,吃它的感覺,就好像是把春天一口吞進了肚裏,再也忘不掉。
熱騰騰的白果燉苞谷雞,是一道妥樂各餐館主打的特色傳統名菜。先盛一碗熱湯,品嘗一口雞湯的香醇,滑落舌尖上的白果香香糯糯的,口感特別好;細嚼慢咽時,雞肉特別有嚼勁。
香椿芽炒雞蛋,金黃與嫩綠混雜,仿佛將春天的美好都鎖進了這道菜裏。
爆炒野芹菜、涼拌折耳根、嫩胡豆煮渣肉、小苦蒜炒油渣…… 每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每一口都是妥樂人的熱情和溫暖。
密碼三:打造“杏”福新生活
妥樂究竟美在哪?
妥樂村黨支部書記黃慶林一語道破了“天機”:“借用遊人的一首小詩‘古村、老樹、農家;小橋、流水、打卡;美景、美味、美人,旅遊人在康養度假。’這正是我們村詩情畫意的美!”
最明顯的效果,就是十年前只能靠單一的秋季旅遊賺點“小用錢”的妥樂村,如今已發展到大半年時長的夏秋季旅遊,且正逐漸拓展到春冬季旅遊。
“妥樂村村支兩委有7名成員,我們的職責和使命就是用好用活妥樂古銀杏的特色資源,帶領全村幹部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黃慶林介紹,妥樂村按照“立足特色資源,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等新産業新業態,融合農文旅,推動鄉村産業發展壯大,讓農民更多分享産業增值收益”的發展方向,正在積極邀請省市有關專家對古銀杏樹開展普查、登記、掛牌等相關保護工作。今後每棵古樹將挂上“新身份證”,遊客可以通過手機掃描後快速查詢其關聯的知識等內容。以“掛牌亮身份”的規範化管理,增強大眾對古銀杏樹的生態保護意識。
積極向上級爭取加大有關政策和資金的扶持力度,解決制約妥樂村旅遊發展的問題,通過開發“文旅+研學、康養”等新業態,如挖掘妥樂農耕文化、鄉愁記憶、村民跳板凳舞、兒童娛樂項目和師生假期寫生等豐富多彩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業態,滿足遊客多樣化需求,實現景區“淡季不淡,旺季更旺”;通過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增強大眾的品牌保護意識,提高景區經營戶“遊客至上、誠信經營”的服務理念,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壯大新産業,使妥樂旅遊景區實現引客、留客的長遠發展。妥樂村支兩委帶領13名網格員,積極培育引導更多特色化、精品化産業發展的典型。
村民路熙茂開辦的“小衝農家樂”,是目前妥樂村經營規模最大的一家。
“小衝農家樂”的一大特色是經營範圍廣,能夠充分滿足旅客吃、住、行、娛、購等需求。
路熙茂以前是個“煤老闆”,轉行當起“客棧掌櫃”後,他家的收費標準和免費服務項目12年沒有變。每年,路熙茂都要外出一兩個星期,到外省旅遊景區學習借鑒別人的好經驗和好做法,不斷提高服務品質。就在今年2月底,他才去西藏學習考察回來。
口碑好,是路熙茂家客棧的一個特色。每年5月中旬到10月中旬,進入妥樂村康養避暑的旺季,他家就要請10多個培訓合格的村民,專門負責保潔工作。路熙茂家的客人主要來自兩廣、雲貴川等地的避暑遊客和旅遊團隊,每年4月左右,他家80多個床位全部訂滿,有的老顧客已連續五六年在他家訂房。
看到路老闆的農家樂經營得紅紅火火,妥樂村有多位村民也效倣開辦了特色農家樂,滿足更多旅客的需求。
圍繞妥樂村的銀杏,村民方寧也做了一篇“文章”。
“我家2008年10月開辦過農家樂,因為經營不善停業後,我外出到昆明、浙江打工。2015年,我回鄉籌集30萬元資金成立了盤州市金利古銀杏食品有限公司,先後研發生産經營古銀杏粉、妥樂銀杏麵條、銀杏茶和妥樂酥白果等系列産品和精美包裝的禮品,同時代銷銀杏酒、刺梨乾等産品。”方寧一邊分享他的家鄉情懷和創業歷程,一邊熱情地招呼記者品嘗他經營的酥白果和銀杏茶。
據了解,金利公司目前經營的主打産品是白果麵條,每年銷售産量8噸左右。古銀杏粉和古樹白果等禮品包裝的銷售也不錯,公司每年利潤有10萬餘元。下一步,公司將根據市場行情,適時研發更多白果系列産品,不斷增加白果附加值。方寧透露,目前他正準備重新開辦一家特色農家樂,示範帶動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採訪中我們得知,目前景區內有89棟民房232戶農戶,其中有90余家註冊辦證在景區經營民宿和農家餐館,180余人在家門口實現就業,300余人在景區擺小攤點,從事保潔、保安、駕駛員的有30余人,總計吃上旅遊飯的農戶有500余人。另據統計,妥樂村年售賣銀杏果(白果)百噸以上,經濟收入逾2000萬元。(記者 任舟影 張博威 袁海燕 吳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