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省黔南州獨山縣2024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綜述
2025-04-01 14:01:0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近年來,貴州省黔南州獨山縣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統籌推動縣域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紮實有力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獨山實踐新篇章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思想保障、創造更加豐潤的道德滋養、匯聚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

  強化思想引領 厚植文明“原動力”

  在2024年貴州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上,獨山縣花燈表演唱《移風易俗人人誇》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代表黔南州進行交流,別出心裁的宣講形式,冒熱氣、接地氣的宣講內容引發在場所有人的強烈共鳴,贏得了廣泛讚譽。

  在獨山縣大戲樓,2024年“花燈唱響新思想·非遺文化譜新篇”文明實踐活動熱鬧舉行,全縣八鎮一街道帶來的27個節目將移風易俗內容巧妙地融入花燈表演中,讓文明新風吹入千家萬戶。

  同時,獨山縣持續深化“理響黔南·秀峰講堂”理論品牌,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建設文明新獨山等主題,紮實開展宣傳宣講,並利用村民大會、村小組會、院壩會、走村入戶等方式,積極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全縣幹部群眾文明意識持續提升。

  2024年,獨山縣共組織開展各級各類宣傳宣講320余場,覆蓋受眾5.2萬餘人次;開展移風易俗文明實踐活動1776場次,覆蓋群眾10萬餘人次;發佈各類信息900余條,黨的創新理論深深紮根基層、潤澤民心,善美之風拂遍城市鄉村的每個角落。

  加強陣地建設 增強文明“凝聚力”

  文明實踐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陣地建設是文明實踐的根本保障。

  2024年,獨山縣持續加強創建優陣地,積極制定印發有關工作方案,整合資源、強化陣地、壯大隊伍、強化管理,始終堅持“五有”標準,持續推進縣域三分之一的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示範建設,並整合縣城周邊學校、公園廣場、小區、機關等陣地資源創建文明實踐圈,創建“文潤山鄉”“和美鄉村”兩條文明實踐帶,通過示範所(站)、點、帶、圈,不斷擴大文明實踐陣地的影響力。2024年,共創建示範中心(所、站)32個、文明實踐圈2個、文明實踐帶2條,全縣共計開展文明實踐活動2707場,覆蓋群眾8.5萬餘人次。

  獨山縣持續拓展平臺優服務,探索依託“大美獨山”APP搭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線上”平臺,將志願服務點單系統從“線下”搬到“掌上”,通過“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願者接單、群眾評單”的方式,精準地開展“志願小哥”式志願服務活動,實現群眾線上點單“雲接待”,志願者線下服務“不含糊”。2024年,市民在APP上發佈的心願單數量達1628條,全縣共完成“心願單”數量1625條,完成率達99.82%,群眾滿意度達100%。

  延伸服務觸角 激發文明“新活力”

  街道衛生乾淨整潔、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市民交流文明禮貌……2024年,獨山縣持續深入開展“文明在行動·滿意在獨山”活動,不斷深化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園、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創建,一批批基礎設施落地建成、一個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一件件民生實事辦理解決,獨山實現從“一處美”到“一片美”,從“環境美”到“生活美”,從“外在美”到“內涵美”的完美轉變。

  行走在獨山街頭巷尾,商鋪門口乾凈整潔、街面道路寬敞亮堂、門面招牌設置規範,市民們紛紛感嘆家鄉變化日新月異。獨山縣持續開展“門前三包”治理行動和“文明隨手拍”行動,發動市民廣泛參與城市創建、文明實踐活動,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城市創建格局。2024年,市民在隨手拍發佈線索358條,已結案351條,城區商戶共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6000余份,並網格化常態督促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形成人人齊抓共管、共創文明城市的新風尚。

  條條非機動車道相互交錯、串聯貫通,“口袋公園”讓居民們相聚一處、休憩聊天,社區廣場上孩子們嬉戲打鬧、歡聲笑語……2024年,獨山縣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弱項,主次幹道無障礙通道改造90處,所有人行步道基本實現無障礙通行,新建倣古街“口袋公園”1個,新增交通信號燈2處,持續開展21處老舊紅綠燈維修工作,基礎設施實現提質升級。

  勠力同心齊奮進,文明花開香滿城。新的一年,獨山將深耕精神文明建設沃土,持續以文明素養提升城市品質,以實踐之力奏響文明強音,奮力書寫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獨山篇章”。(文 王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