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果樹瀑布
峰林峽谷間,黃果樹瀑布如雷的水聲回蕩,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齊聚觀景臺,用相機定格這份大自然的震撼。
作為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黃果樹旅遊區正以一場靜水深流的服務革命,回應每位遊客的期待。從基礎設施升級到多元體驗創新,從智慧景區建設到人文關懷滲透,為遊客創造美好旅行體驗。
基建煥新 環境更美好
基礎設施是遊客感知景區的第一窗口,直接決定旅行體驗。
近年來,黃果樹旅遊區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修繕旅遊路線、升級公共設施、搭建智慧旅遊系統,全面提升景區“硬”實力,讓便捷舒適伴隨遊客賞景全程。
踏入黃果樹景區,遊客不僅為瀑布的磅薄氣勢驚嘆,也對景區的貼心服務印象深刻。“景區內標識標牌清晰明瞭,通過智慧大屏,還能輕鬆了解黃果樹的整體概況。”來自廣州的遊客戚女士讚嘆道,公共衛生間乾淨整潔,還貼心地設有母嬰室,讓帶娃出行毫無壓力。
2024年旅遊旺季結束後,黃果樹景區為提升遊客體驗,對衛生間進行升級改造。在大瀑布景區入口及三岔路處,增設獨立沖水式盆景園衛生間,並配備第三衛生間與母嬰室,有效緩解遊客排隊應急問題。同時,增設智慧大屏,遊客掃碼就能獲取景區概況、景點介紹,享受智慧導遊、VR全景、交通指南等服務。
在景區週邊,黃果樹旅遊區對11.5公里路面進行提升改造,升級45000平方米綠化景觀,更新市政設施,打造小品景區公廁與步行棧道。此外,完善900余塊道路沿線及停車場的標識標牌,聯合三大網絡運營商實現5G全域覆蓋,讓遊客隨時分享旅途精彩。
今年,黃果樹旅遊區持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謀劃建設黃果樹遊客服務中心、石牌坊提升改造、新城票務中心改擴建等基建項目11個,總投資4.08億元。其中,已開工建設8個,超過一半的項目將在今年旺季前投産,屆時黃果樹遊客接待能力將大幅提升。
憑藉持續完善的基礎設施,黃果樹不僅讓遊客領略到自然之美,更營造出了便捷、舒適的旅行體驗,吸引著八方遊客前來打卡。
業態升級 體驗更精彩
近年來,黃果樹旅遊區不斷豐富旅遊業態,一批融合式項目成為新的“打卡點”,夜間文化、賽事活動激活了人氣、激發了商機。從吃住行到遊購娛,黃果樹全方位提質升級,為遊客營造全新旅遊體驗。
“您好,請問要吃點什麼?紅酸湯、百味青椒雞、帶皮牛肉都是店裏招牌。”在新城廣場黔人百味餐飲店,老闆王小福正在熱情地招呼著客人。
“店舖自2014年開業,就專注于黔菜風味,良好的味道吸引了無數遊客。”王小福告訴記者,為讓遊客吃得滿意,他投資了200萬元升級店舖,將面積擴展至45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300人就餐。除了就餐環境改善,黔人百味在服務上更貼心,不僅推出免費接送、代駕服務,還提供手繪景區路線圖、免費保溫寄存、免費公廁等服務,收穫遊客一致好評。
如果説“吃”是旅遊第一要素,那“住”便是留客的關鍵。黃果樹旅遊區積極推動住宿升級,引進了開元名都、花間堂等高端酒店品牌,推進梵隱牧雲、既下山臻品民宿等項目建設,為遊客提供多元住宿選擇。
以開元名都酒店為例,自2024年初營業以來,不斷提升硬體軟體服務水準,打造行業標杆。不僅配備客房私湯、親子農場,還引入蠟染文化體驗,將民族元素融入住宿。同時,酒店提供定制攻略、多語種服務和無障礙設施,讓遊客感受家一般的溫暖。
在其他旅遊要素上,黃果樹也持續發力,夜遊黃果樹、飛球影院、黃果樹漂流等項目增強旅客“遊”的體驗感;安旅通、景區優惠套票等推動“購”的便利性;壩陵河橋旅融合,觀瀑園苗康旅融合及石頭寨鄉村旅遊等營造了“娛”的氛圍感。
如今,黃果樹旅遊區各業態蓬勃發展,真正做到讓遊客吃得遂心、住得舒心、行得順心、遊得放心、購得安心、娛得開心。
管理強化 服務更貼心
在黃果樹旅遊區的大街小巷,總能看到一群忙碌的身影。“你好,這裡不允許佔道經營。”“您好,票務中心往前直走。”他們頂著烈日疏導交通,深入市場維護秩序,主動為遊客排憂解難,全力守護黃果樹的旅遊環境。
面對遊客量的持續“井噴”,近年來,黃果樹旅遊區實施旅遊淡旺季差異化管理,制定區級謀劃調度、專班統籌協調、部門齊抓共管、幹部狠抓落實、群眾主動參與的共建共享管理模式。通過市、區聯動,每天選派150余名幹部下沉一線支援,覆蓋42個卡點,全方位維護旅遊秩序。
在市場監管方面,黃果樹旅遊區嚴守誠信經營底線,規範新城沿線、大瀑布商業街等地的經營行為,嚴厲打擊陰陽菜單、短斤少兩等違法行為,推出不文明經營商戶黑名單制度,保障遊客權益。同時,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治理,守護遊客 “舌尖安全”。
為提升遊客滿意度,成立黃果樹景區、龍宮景區重大網絡輿情聯合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修訂《旅遊發展中心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承接響應工作機制》。2024年,共接到諮詢求助4000余件,政務服務平臺收到信息工單118件,辦結率達到100%。
此外,黃果樹旅遊區持續強化服務隊伍建設,開展景區服務接待禮儀、A級旅遊景區業務知識等培訓29期,指導各一線部門(單位)開展服務品質提升培訓50余次,累計近萬人次參與,一線面客人員培訓覆蓋率達100%,有效提升服務管理的“溫度、速度、精度、密度、安全度、滿意度”。(記者 羅含瑤)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