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層巒疊翠的苗嶺深處,在清水江蜿蜒的碧波之畔,一幅書寫于青山綠水間的教育史詩畫卷正磅薄展開。黔東南州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開拓進取的精神,將民族地區教育改革發展的壯闊篇章鐫刻在歷史豐碑之上,讓曾經被大山阻隔的琅琅書聲,化作振興鄉村的時代強音。
破繭成蝶:從蒙昧到文明的世紀跨越
20世紀50年代的黔東南,教育如同散落深山的星火:茅檐低小的校舍裏,孩童捧著泛黃的家譜當課本;青石板上,老教師用木炭寫下“天地人”的啟蒙筆畫。全州學齡兒童入學率不足兩成,97.3%的民眾在文盲的陰霾中掙扎。
2001年,黔東南州擂響“兩基”攻堅戰鼓,萬千教育工作者如同當代“愚公”,肩挑背扛將磚瓦運上雲端苗寨。黃平縣重安江畔,老教師們劃著木船接送學生十余載,船槳劃破的不僅是江面的晨霧,更是阻隔知識的藩籬。
袁媛 攝
至2024年末,全州有高等教育學校4所。其中,本科院校1所,在校學生11188人;高等專科學校3所,在校學生26511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21所,在校學生37793人。普通高中50所,在校學生103575人。初級中學152所(其中九年一貫制學校11所),在校學生207920人。小學619所,教學點305個,在校學生388960人。幼兒園1121所(其中民辦367所),在園幼兒132555人。特殊教育學校8所,在校生1298人。全州普通高考錄取本科學生18035人,本科上線率58.69%;錄取專科學生17434人,中職單報高職錄取專科學生11284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免雜費覆蓋率100%,免除教科書費覆蓋率10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6.6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3.06%,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8.97%。全州生均校舍面積較八十年代增長十余倍。
春華秋實:全鏈育人的生態圖譜
“幼有所育”成為現實,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優質安全發展。凱里市第四幼兒園成功升創省級一類示範幼兒園,全州新增3所省級示範幼兒園、8所州級示範幼兒園。麻江、丹寨、天柱三縣通過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認定,117所幼兒園通過“園園達標”省級評估,新增4所省級示範三類幼兒園,全州累計創建15所省級示範幼兒園。這些成果的取得,為孩子們的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溫馨、優質的環境中開啟人生的第一步。
凱里市第四幼兒園(圖源:凱里市第四幼兒園)
義務教育“一個都不能少”,優質均衡發展取得新突破。持續壓實“雙線”責任制和“七長”負責制,全州控輟保學實現常態化動態清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取得新進展,麻江縣率先被列為全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縣。落實“雙減”全覆蓋,課後服務活動多元人性化,不斷激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州基礎教育發展各項指數持續向好,基礎教育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新增第三批45所公辦強校,為義務教育的高品質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岑鞏縣入選教育部義務教育改革試驗區、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試驗區。
高中教育碩果纍纍,特色多元發展成果顯著。2025年,黃平民族中學獲批“省級一類示範性普通高中”,邁入全省優質高中第一梯隊。目前,全州成功創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17所。凱里一中、天柱民中、黃平民中、州民高等普通高中高考本科上線率連續保持在90%以上,為高等院校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時代楷模”陳立群校長、賴良才校長支教的臺江縣民族中學,如今已成“低進高出”的教育傳奇。2024年高考該校取得優異成績,上特控線超400人,上線率40.5%;上本科線突破900人,上線率達86.68%;總分600分以上45人,該校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州教育局供圖
職業教育擴容提質,成果豐碩。臺江縣中等職業學校、榕江縣中等職業學校被省教育廳評為“省級優質中職學校”。臺江中等職業學校、凱里市第一中等職業學校、榕江中等職業學校納入貴州省第一批中職學校與本科院校“3+4”中本貫通培養試點學校。
高等教育轉型提級,持續發展。2023年6月,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與貴州省人民政府正式簽署共建凱里學院協議,凱里學院成為省部共建高校。2024年6月,凱里學院成為省屬省管高校。
薪火相傳:不斷發展的教師隊伍
從建州初期的5027名教師到如今的5.2萬人大軍,這支“教育鐵軍”中閃耀著星光:有放棄杭州優渥待遇、紮根臺江六載的“校長爸爸”陳立群,有用盡全力帶孩子們飛出大山的“蝴蝶媽媽”王玉……2024年,臺江縣中等職業學校張雲帆教學團隊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德育與思想政治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實現我省中職教師教學能力全國賽獲獎零的突破,獲省教育廳嘉獎。凱里一中劉英、天柱四中何孝鋒、岑鞏縣馬家寨小學高純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範教師”稱號。通過“銀齡講學計劃”“三名工作室”等創新機制,老中青三代教師如傳接火炬般,將教育薪火代代相傳。
向山而行:教育強國建設的黔東南答卷
州委州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教育改革發展,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位置,把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搶抓機遇,擔當作為,改革創新,銳意進取,以實際行動兌現“最好的建築是學校,最美的環境在校園”的莊嚴承諾,不斷擴大教育投入,一棟棟標準化教學樓、學生食堂,如一朵朵奇葩,點綴在黔東南大地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吳婷 攝
在這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人類疲憊心靈棲息地”的秘境,教育的星火已燃成燎原之勢。當侗族大歌通過電影《哪吒2》向全世界講述中國的神話故事,當清晨的薄霧中傳來的琅琅讀書聲——這便是黔東南獻給新時代最動人的教育詩篇。
苗嶺巍巍,托起知識脊梁;清水泱泱,流淌智慧光芒。這方山水書寫的教育傳奇,正將“詩與遠方”種進每個苗侗兒女的心房。(通訊員:黃裕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