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獨山:春耕育秧正當時 繪就春日好“豐”景
2025-04-15 14:21:0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田野春潮涌,春耕正當時。近日,隨著氣溫不斷回升,春耕育秧也進入了關鍵時期,在貴州省黔南州獨山縣上司鎮蓋寨村缽體育苗育秧基地,村民們正熱火朝天地開展育秧工作,有的整理秧田,有的擺放秧盤,有的操作水稻缽苗播種機,一派繁忙熱鬧景象。

  基地裏,村民岑康萍正在分發一個個製作好的秧盤,方便大家將秧盤挑到地裏進行培育。對她來説,基地的水稻缽苗育秧不僅方便了自家水稻栽種,還為自己提供了務工機會,增加了經濟收入。

  “我在這裡務工每天都有100元的收入,還能學到先進的育秧技術,感覺特別好!”岑康萍介紹,基地培育的秧苗要比傳統方法培育的秧苗好,不僅産量高,還省時省力,今年她家要種植4畝水稻,都要從基地購買秧苗。

  蓋寨村育秧基地所培育的秧苗,具有秧苗壯、不傷根、不漂秧、分蘗快等特點,相較于傳統培育技術的秧苗,平均每畝可增加産量160余斤。此外,基地培育秧苗每畝成本約220元,通過國家財政補貼,每畝補助140元,村民只需支付80元即可用秧插秧,極大節約了種植成本。

  “我們基地育秧面積達60余畝,可覆蓋全鎮1000多戶農戶、3000余畝土地的栽種,根據目前的培育進度,群眾可在5月初領取秧苗進行栽種。接下來,我們還將提高機械化率,用機器進行插秧,節約人工成本,並繼續加大技術研發,嘗試利用本地土壤進行培育,盡可能節約培育成本。”上司鎮蓋寨村村委會副主任陸紹全説。

  農業興則農民富,倉廩實則百業興。近年來,獨山縣以耕地提質、糧食促收為目標,聯合黔南興農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在基長鎮、下司鎮、上司鎮、百泉鎮等地,選用泰優808、中浙優8號、野香優莉絲等水稻品種,運用缽苗育秧、濕潤育秧、旱育秧和兩段育秧等方式培育秧苗,切實夯實糧食安全“底盤”,全方位築牢全縣糧食安全根基。

  今年,獨山縣計劃育秧面積17000畝,覆蓋全縣8.5萬戶農戶,移栽大田17.4萬畝,截至目前已完成育秧面積1400畝,可移栽大田15000畝。(文 王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