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聆聽侗族大歌,一邊飲上香甜的米酒,這個元旦節太難忘了!”上海遊客李芬興奮地説道。元旦的肇興侗寨,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氛圍。主題為“新‘元’肇始,花燈達‘旦’”的系列民俗活動,將侗族傳統文化與元旦佳節完美融合。寨門迎賓表演中,侗歌悠揚,攔門酒飄香,遊客們沉浸在侗族獨特的民俗魅力中。在侗寨鼓樓下,“行歌坐月”鼓樓習歌活動熱鬧非凡,青年男女圍坐篝火旁,男生彈奏琵琶,女生唱著侗歌、做著刺繡,古樸的生活場景與情歌對唱吸引眾多遊客駐足觀看。
肇興侗寨寨門迎賓表演(圖片來源:黔東南州文體廣電旅遊局)
此外,非遺油茶體驗、刺繡體驗、蠟染體驗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豐富了景區旅遊業態,更讓遊客深度體驗侗族非遺。“我們希望搭建起展示與傳承的平臺,讓古老的技藝與傳統文化得以延續,也讓遊客留下獨特的記憶。”黎平縣肇興運營公司策劃部經理楊秋娥説。
黔東南州深挖文化內涵,創新旅遊形式,開啟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文旅狂歡,以獨特的民俗風情、豐富的文旅活動,在一季度掀起旅遊熱潮,釋放出強勁的消費潛力。
熙熙攘攘的西江遊客 (龍廣嚀 攝)
春節期間,西江千戶苗寨人氣爆棚。大年初二,該景區推出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民俗體驗活動。銀項圈廣場上,“高山流水”敬酒禮儀吸引遊客爭相體驗;蘆笙奏響,苗族盛裝服飾巡遊隊伍徐徐前進,熱情的苗家阿妹為遊客挂上寓意祝福的紅雞蛋,巡遊所到之處,歡呼聲不斷。蘆笙場上,身著節日盛裝的苗族同胞載歌載舞,敬酒歌、遊方對唱、蘆笙舞等節目輪番上陣,向遊客展示苗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春節期間,該景區還推出苗娃鬧新春—銅鼓舞巡遊展、姑媽回娘家拜年、打糍粑等活動,讓遊客暢享歡樂春節假期。
2025年“村BA”新賽季火熱現場(余天英 攝)
在臺江縣臺盤村,新春期間的“村BA”同樣魅力十足。1月22日至23日,黔東南“村BA”“王中王”冠軍賽系列活動盛大舉行,賽事將節日喜悅與籃球激情完美融合。賽場上,球員身姿矯健,每一次投籃、對抗都引發觀眾陣陣歡呼,賽事不僅吸引了周邊眾多村民參與,更引來了大量外地遊客前來體驗。活動期間,新年深山音樂會、飛艇體驗、歡樂購大集等活動輪番上演。在“村BA”歡樂購大集上,特色農副産品、手工藝品和非遺展示琳琅滿目,引來遊客爭相購買。“很多遊客都對苗族文化感興趣,我的苗繡背包賣得很好!”苗族刺繡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張艷梅表示,她的苗繡作品在大集上很暢銷。
2025年鎮遠春節期間民俗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黔東南州文體廣電旅遊局)
春節期間的鎮遠古城別具魅力,一場“龍神嫁妹”民俗巡演將遊客帶入神話傳説的世界,鮮活的人物形象、精彩的表演,引得遊客紛紛拍照留念。“我們深度融合歷史文化與旅遊體驗,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活動,創新展示鎮遠‘龍文化’,同時推出非遺體驗、民俗表演等互動項目,豐富文化業態,提振旅遊消費。” 鎮遠縣文旅局副局長劉穎説道。鎮遠古城通過景區門票優惠、民俗活動引流、入境服務優化等舉措,多維度激活文旅消費市場。同時,以民俗活動為媒,打造出一場場文化盛宴,吸引遊客深度體驗,拉動旅遊消費。此外,為了吸引更多境外遊客,鎮遠積極拓展國際市場,不斷完善國際化服務設施,推出特色文化美食體驗之旅,入境消費蓬勃發展,成為旅遊消費的新亮點。
遊客在西江苗寨體驗民俗 (汪建旭 攝)
一季度,黔東南州著力推動旅遊發展帶動釋放消費潛力。旅遊産業化深入推進,持續抓好重點景區運營管理體制改革,設立西江千戶苗寨、鎮遠古城、肇興侗寨景區管理機構,促進景區聯動發展。加快升級旅遊業態,完成鎮遠古城、西江景區打造世界級旅遊景區總體規劃編制。落實省旅遊優惠政策及面向杭州、佛山市民免門票政策等優惠活動,出臺“引客入黔東南”獎勵實施意見。一系列舉措成效顯著,一季度全州接待遊客人次、旅遊收入分別增長12.2%和8.4%。。
黔東南州用一場場文旅盛宴激活了消費新動能,讓民俗文化成為消費增長的“助推器”,讓特色活動化作市場繁榮的“催化劑”, 向著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大步邁進,讓文旅消費的活力持續涌動,為地方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記者 韋啟懸)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