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仁懷:千畝稻田開啟“智慧夏管”新模式
2025-06-18 10:28:1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仲夏時節,貴州省仁懷市茅壩鎮官院村的千畝稻田裏,無人機忙著施肥,智慧監控實時記錄數據,這幅“空中飛旋、地下感知”的夏管場景,正是官院村智慧農業從“春耕”邁向“夏耘”的生動升級,也為秋糧豐收鋪就了科技底色。

貴州仁懷:千畝稻田開啟“智慧夏管”新模式_fororder_無人機正在施肥

無人機正在施肥

  在官院村的稻田邊,農戶們將有機肥倒入農用無人機後,無人機手熟練地操作著設備,緩緩升起,到達指定高度,按照預設路線平穩飛行,肥料從無人機的播撒裝置中均勻地灑落,精準覆蓋每一寸農田。“我家有一畝多地,人工施肥要半個小時,機器幾分鐘就施完了。”仁懷市茅壩鎮官院村村民丁元明説。

  以往,傳統的人工施肥方式效率低,農民們需要肩挑背扛,不僅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施肥的均勻度也難以保證。如今,無人機施肥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我們這款無人機一次性能施肥80斤左右,通過智慧導航系統和雷達傳感裝置,我們在設定好航線和施肥量過後,實現每平方米施肥量誤差不超過5%的精準作業,確保施肥均勻覆蓋。”無人機操作手王明虎説。

  除了無人機施肥,官院村還在智慧農業的道路上大步邁進,不斷拓展農業科技的應用場景。通過安裝在田間的智慧監測設備,實時收集土壤濕度、溫度、光照等環境數據,為農民提供科學的農事決策依據,幫助他們更好地管理農田。

  “這些攝像頭24小時不間斷工作,收集農作物生長的光照、濕度、病蟲害等數據,通過分析這些數據,我們能精準掌握農作物的生長狀況,及時調整種植策略,同時,這些數據還能實現農産品品質溯源。”仁懷市創豐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郭九龍説。

貴州仁懷:千畝稻田開啟“智慧夏管”新模式_fororder_施肥過後的稻田

施肥過後的稻田

  在官院村1318畝稻田裏,16個監控設備如“田間哨兵”般佇立,為稻田建立起精準的“數字檔案”。從耕整地到插秧,從施肥灌溉到病蟲害防治,每一個生産環節都有數據支撐,讓種田不再依賴經驗,而是“跟著數據走”。

  今年,仁懷緊扣糧食安全戰略部署,全域種植水稻23000畝。通過整合農機資源,配備高性能插秧機1台、植保無人機5台、智慧收割機6台,構建起“耕、種、管、收”全鏈條機械化作業體系。(文/圖 涂順菊 蒲鑫鑫 任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