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平凡人,他們用“堅持”書寫著不平凡的故事。惠水縣中醫醫院醫生王華便是其中之一。1994年以來,他堅持參加公益獻血,用自己的熱血傳遞生命的希望,詮釋著無私奉獻的精神。
來到王華的辦公室,他從抽屜裏拿出一本邊角殘破的獻血證,泛黃的封面上還留著細密的齒痕,“這是被老鼠啃過的老物件了,工作三十多年,最珍貴的'勳章'就是這本紅本子。”
一旁的同事王太祥接過話茬,語氣中滿是欽佩:"整整31年,再忙再累他都雷打不動地定期獻血,一次不落,大家都打趣説他是行走的'移動血庫'。"歲月或許磨舊了獻血證的邊角,卻始終磨不滅那份堅守如初的善意。
1994年至今,王華年復一年參與公益獻血,到底獻了多少次、多少量,他自己也算不清了。“之前獻血沒有記錄,記不清具體數字了,有記錄後一共是32次,累計12400毫升。”王華翻著獻血本回憶道。
32次,12400毫升,是王華無數次挽起衣袖的無私付出,更是他對生命的敬畏與守護。
“王老師不僅是我工作上的榜樣,也是我生活中的楷模,他用30多年的實際行動讓我們明白,醫者的仁愛之心,不僅體現在治病救人上,更蘊藏在每一個善舉之中。”同事夏開華對王華讚不絕口。
談及未來,王華堅定地説:“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我深知血液對病人有多重要,只要身體允許,我就會一直堅持獻血。”
31年,是時間流逝的刻度,更是愛心沉澱的丈量。王華將看似平凡的獻血之舉化作了照亮他人生命的璀璨光芒,溫暖著無數陌生人的生命。他的故事,也激勵著更多人投身公益,讓點滴善舉匯聚成溫暖社會的磅薄力量。(通訊員 郝文雯 毛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