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陽綜保區實施外貿人才培訓計劃,已培育2萬餘人—— “蒲公英”播撒“種子”助企出海
2025-07-03 09:39:54來源:貴州日報編輯:趙瀅溪責編:趙瀅溪

  近日,數十名來自不同企業的學員穿梭在貴陽綜保區內,他們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培訓內容及國際陸港“區港一體化”運作的細節。在二手車出口基地,學員圍著工作人員詢問平臺功能、渠道及市場銷售情況,熱烈的討論聲此起彼伏。

  這一幕正是貴陽綜保區“蒲公英”外貿人才培訓計劃實施的畫面之一。該計劃通過“政校企”聯育等模式,累計培育各類外貿人才2萬餘人,成功推動、引導、輔助1200余人進入跨境電商行業就業。這一創新模式不僅打破地域限制,更讓人才培養與全球貿易深度融合、同頻共振,為貴州開放型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人才破局:內陸保稅區的創新突圍

  作為全省首個綜合保稅區,自2013年設立起,貴陽綜合保稅區就肩負著貴州對外開放“橋頭堡”的使命。然而,當這個內陸保稅區陸續獲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核心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等4張國家級開放名片時,專業人才匱乏卻成為最大掣肘。

  “面對專業、多元、新銳的跨境電商産業,缺人才一度是我們發展的瓶頸。”貴陽綜保區組織人事部人才辦負責人盛婕坦言。2020年,貴陽綜合保稅區內跨境電商備案企業近20家,外貿人才總量較低,佔全區人才總量的16.27%。

  有多年外貿經驗的貴州跨境電子商務産業園負責人趙周亮直言,“相較于沿海,貴州作為內陸省份,在人才引進上存在劣勢。”

  引不進,招不來,培訓專業度不夠、體系化不強。面對這一難題,貴陽綜保區明確,“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跨領域集結力量加強自身造血,以集群力量突圍。

  2022年底,貴陽綜保區創新推出“蒲公英”外貿人才培訓計劃,寓意如蒲公英播撒種子般培育和輸送外貿人才。計劃直指三類關鍵群體:黨政幹部、企業骨幹和高校學子。

  “‘政校企’聯育模式的推出,使資源、要素、人才、市場動力等實現系統性重構與優化,推動跨境電商産業發展形成業態閉環。”盛婕表示。截至今年6月,該區舉辦各類培訓60余期(次),聯合培訓外貿人才超過2萬人,推動、引導、輔助1200余人進入跨境電商行業就業,培訓總數已超4600余人。

  精準滴灌:政校企聯動的培育體系

  精準滴灌、分類施教是“蒲公英”外貿人才培訓計劃的一大特色和亮點。

  針對黨政人才,通過專題培訓班、沉浸式現場教學等活動,增強幹部隊伍的專業素養。“通過省市區黨校、社會主義學院舉辦開放型經濟專題培訓班,到綜保區開展現場教學,幫助幹部把握外經外貿業態及全球貿易模式,從而更精準服務本土企業、優化營商環境、助推企業出海。”貴陽綜保區組織人事部副部長趙麗説。

  對於企業人才,由理論深、懂外貿、有經驗的專家教授及業內高管講授全球貿易趨勢、出口貿易實務等課程,引導學員深入圍網區、國際陸港等開放一線實地研學。

  針對高校人才理論與實際脫節問題,貴陽綜保區推出“Online計劃”,與北京工商大學、貴州大學等13所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聯建共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人才培養基地”等8個“人才聯育”新平臺,將産業需求和真實場景融入教學過程。

  隨著培訓規模不斷擴大,貴陽綜保區正將“人才發展之困”轉變為“聚才用才之勢”。“經過培訓,我對國際貿易、報關流程等有了更系統了解,從在校學生成了跨境電商業務骨幹,目前管理著50多人的團隊。”回憶自己的經歷,已是貴州跨境電商産業園部門副經理的戴曉靜説。

  順勢而為:人才引擎驅動外貿發展

  “企業出海、尋找新增長點是趨勢,但全球高震蕩、低增長業態,讓出海不易。”貴州西洋實業有限公司進出口貿易部門負責人感慨。

  這家深耕化肥行業25年的綜合性大型民營化肥企業,因“流程像迷宮”而遲遲未跨出出海第一步。如今,150萬噸産能建成,公司決定佈局海外市場。去年9月,公司選派6名業務骨幹加入“蒲公英”外貿人才培訓計劃,快速掌握了外貿實務技能。

  “培訓後僅3個月,團隊就完成了公司的首筆出口訂單。”該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複合肥産品已銷往越南、老撾、緬甸等國家,還與墨西哥客商達成合作意向。

  此外,該公司于2024年9月入駐阿裡巴巴國際站,打通數字化出海通道。“經過半年多的詢盤,我們發現國際市場潛力遠超預期,預計3年至5年內,公司出口量將會有質的飛躍。”該公司負責人透露,目前,公司計劃在東南亞選址籌建海外倉。

  隨著“蒲公英”外貿人才培訓計劃的實施,越來越多的人才紅利轉化為開放型經濟發展動能。

  截至目前,貴陽綜保區已吸引1600余家企業入駐,推動200余家跨境電商相關企業進駐園區,20余家跨境電商企業入駐孵化園。2024年,新增實績外貿企業96家,實績外貿企業總數達188家,貿易額千萬元以上的148家,億元以上的53家。

  站在新起點,貴陽綜保區目標清晰:持續推進“蒲公英”外貿人才培訓計劃,每年培訓各類外貿人才5000人以上,向省內外各企業輸送。目前,貴陽綜保區正積極探索打造“省級外貿人才培訓基地”和“省級外貿企業培育基地”,為貴州乃至西部內陸開放提供更堅實、更可持續的人才支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黎婭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