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聚焦高品質發展|黔南山水間 特色文旅興
2025-07-23 10:54:39來源:新華網編輯:趙瀅溪責編:趙瀅溪

  新華網貴陽7月22日電(盧志佳)這裡有國之重器“中國天眼”(FAST),在群山之間仰望星辰大海;這裡有“西南影都”秦漢影視城,帶領遊客穿越“千年風華”;這裡有揚鞭奮蹄的貴州“村馬”,上演馬背上的速度與激情……這裡是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近年來,黔南州立足“人無我有”的特色文旅體資源,不斷豐富業態、創新場景,奮力打造“多彩貴州”文旅新品牌的“黔南樣板”。2024年,全州接待遊客8352.4萬人次,同比增長13.5%,旅遊總收入937.7億元,同比增長14.7%。

  去“超級工程”探索“星辰大海”

  登上觀景臺俯瞰“中國天眼”,那宏偉壯觀的科學工程震撼人心,銀色的反射面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仿佛是連接地球和宇宙的通道。

  走進中國天眼科普基地,豐富的展品和互動體驗項目讓人應接不暇,既能聆聽專家講解,深入了解天文學前沿知識,也能沉浸式感受宇宙從起源到星系演化的神奇歷程。

聚焦高品質發展|黔南山水間 特色文旅興_fororder_1

航拍“中國天眼”(FAST)。新華網 盧志佳 攝

  近年來,平塘縣擦亮“中國天眼·研學首選”品牌,引資建設了一系列專業研學基地,配備了先進教學設備與專業導師團隊,點燃了公眾尤其是青少年的研學熱情,年服務學生3萬餘人次。

  距“中國天眼”約25公里的槽渡河峽谷上空,有目前國內山區跨徑最大的三塔斜拉橋——平塘特大橋飛架南北。這座“天空之橋”不僅是貴州“萬橋飛架”的時空縮影,也成為文旅創新的鮮活樣本。

  在“天空之橋”高速服務區,建有橋梁博物館、天文科普館、天文觀測臺、懸崖酒店、鄉村振興直營店以及房車營地等文旅設施,服務區變身為景區,成為當地研學、露營、觀星等必去的打卡地。

  “既可以在觀景臺一覽大橋的雄偉壯觀,又能在博物館感受中國橋梁建設的奇跡,真是不枉此行。”來自上海的遊客李香平説。

聚焦高品質發展|黔南山水間 特色文旅興_fororder_2

航拍“天空之橋”——平塘大橋。新華網 盧志佳 攝

  平塘的天坑群同樣吸引遊客的目光。這裡的天坑群規模大、地貌發育完整,被地質專家稱為自然“天坑博物館”和“世界岩溶聖地”,極具科學考察和旅遊價值。特別是霸王河流域的塘邊天坑群,地下暗河從底部流過,造就了打岱河天坑。

  從“中國天眼”聆聽宇宙深處的脈衝信號,到“天空之橋”見證大國工程的鋼鐵脊梁,再到天坑群探秘地球演化的億年密碼,當地以天文科普為推手,打開了研學旅遊的“星辰大海”。

  來影視基地穿越“千年風華”

  隨著《陳情令》《慶餘年》《星漢燦爛》等影視劇的走紅,西南小城都勻市的影視基地也逐漸成為文旅新地標。

  都勻秦漢影視城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古代宮殿群影視城,佔地695畝,由230余棟倣古建築組成,主題為“夢回長安”,目前已有300余部影視作品在此取景。

聚焦高品質發展|黔南山水間 特色文旅興_fororder_3

航拍都勻秦漢影視城。(受訪對象供圖)

  走進影視城,《陳情令》《慶餘年》中的許多場景撲面而來。遊客可穿越至“雲深不知處”的竹林,也可踏入“慶國皇宮”的殿宇,通過參觀影視綜合體驗館、陳情令館、慶餘年館等6個影視打卡館感受影視IP的文化內核。

  此外,秦漢影視城以“影視+體驗”為核心,打造多維度文旅場景,力求讓遊客從單純的觀光者轉變為深度參與者,成為影視城“穿越之旅”的真正主角。

  今年“五一”期間,影視城舉辦了“我在都勻當明星”主題活動,“空中主角” 威亞體驗項目讓遊客身臨其境地感受武俠世界中的飛檐走壁;“一鏡成名”引入格萊美級運鏡技術,為遊客打造電影級專屬影像大片;“躍越時空”則利用先進設備凝固時光,定格遊客的精彩瞬間,讓遊客沉浸于“穿越千年”的奇幻旅程。

聚焦高品質發展|黔南山水間 特色文旅興_fororder_4

遊客參與“我在都勻當明星”主題活動。(受訪對象供圖)

  與此同時,布依族八音坐唱、苗鼓打擊樂演奏等民族音樂舞蹈節目在都勻市文化館輪番上演;超級燈光秀、水上飛人秀、無人機群秀等科技感十足的表演,搭配時尚體育與民族文化等多元素展演,在節假日期間為市民和遊客呈現“科技+文體+山水”的沉浸式視聽盛宴,都在向世人遞上黔南匠心書寫的“文化信使”邀請函。

  在水族故鄉感受“馬蹄聲聲”

  談到駿馬,許多人常常想到的是廣袤草原上的萬馬奔騰,但在貴州黔南的崇山峻嶺間,水族群眾同樣千百年來愛馬、養馬、騎馬、賽馬,被譽為深山中的“馬背民族”。

  每逢水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端節”,當地群眾都要舉辦“端坡賽馬”,騎手們需在山間狹窄陡峭的自然泥土賽道上,騎著無鞍的馬匹競技。這種充滿激情的傳統運動,承載著水族男兒的豪情與膽識,更影響著每一代水族兒女。

聚焦高品質發展|黔南山水間 特色文旅興_fororder_5

2024年“貴州村馬”水族端節全國賽馬聯賽比賽場景。新華網發(毛銳 攝)

  近年來,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黔南三都縣以“國際標準+民族特色”重塑傳統民俗“賽馬”體系,比賽場均吸引2萬餘人現場觀戰,被網友稱為“村馬”。

  每逢節假日,三都西部賽馬城便成為激情的海洋,端節賽馬邀請賽、鄉村跑馬大賽等賽事接連上演,吸引著來自新疆、內蒙古等地的馬術愛好者前來競技。

  賽道上駿馬奔騰,騎手們身姿矯健,每一場比賽都融合了賽馬、民族文化展演、歌舞、美食等元素,讓八方遊客沉浸其中,感受速度與激情,領略水族人民的熱情與奔放。

聚焦高品質發展|黔南山水間 特色文旅興_fororder_6

2024年“貴州村馬”水族端節全國賽馬聯賽比賽場景。(三都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從沸騰的賽馬場移步至附近的水族村落,又能邂逅另一種迷人的國家級非遺文化——馬尾繡。作為水族婦女世代傳承的古老刺繡技藝,馬尾繡以其獨特的工藝和精美的圖案著稱。

  近年來,秉持“非遺+創新設計”理念,當地公司與繡娘將馬尾繡與現代産品結合,開發出服飾、手包等文創産品,在黔南各景點備受遊客青睞,也帶動3.7萬餘名水鄉婦女就業增收。

  又一個“村”字頭賽事活動品牌,為鄉村振興加足“馬”力,踏出了黔南文旅體融合的新蹄印。(參與報道:龍麗芝、龍先柳、李正蘭、吳涵涵)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