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多部門聯動破解小微企業“成長煩惱”
2025-07-25 13:47:0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在貴州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進程中,小微企業充滿活力、數量眾多,關係著就業穩定和創新發展。國家稅務總局貴州省稅務局開展“春雨潤苗”專項行動,聯合省工商聯、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共同為小微企業提供支持,通過精準落實政策、提前防控風險、定制專屬服務等方式,為小微企業發展助力,讓稅務服務切實幫助企業穩健前行。

貴州多部門聯動破解小微企業“成長煩惱”_fororder_1.興義市稅務局涉農稅宣小分隊到蔬菜專業合作社了解生薑收成及銷售情況,並宣傳講解相關稅費政策

興義市稅務局涉農稅宣小分隊到蔬菜專業合作社了解生薑收成及銷售情況

  多方聯動,讓服務更精準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不少針對小微企業的稅費優惠政策,但企業在獲取和理解這些政策時,常遇到渠道分散、理解不透徹等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貴州省稅務局按行業分類,為製造業、服務業等20家行業商(協)會對接了13個稅費業務處室,形成“商協會—稅費處室”一對一響應模式。貴州省白酒行業商會、貴州省汽車流通協會、貴州省江蘇商會等負責收集企業的涉稅訴求,稅務部門則按照“即辦、釋明、溝通”三類標準限時處理,目前已解決24個共性問題。

  同時,稅務部門深化與工商聯的合作,建立“聯合調研、信息互通、定期會商”機制,完善“統計數據+稅收數據+運行調查”的統計監測方式和“稅眼CT”快查實幫機制,分析小微企業的政策需求,還將830項稅費優惠政策按促就業穩就業、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改善民生等14個領域進行分類整理,形成政策彙編。

  以汽車流通行業為例,此前企業反映不了解相關稅費優惠政策的享受條件和主體。貴州省稅務局貨物勞務稅處與省汽車流通協會對接後,3個工作日內就回應了訴求,並通過協會向全行業會員企業推送了政策提醒,覆蓋了全省汽車流通領域的會員企業。

  2025年,訴求聯動響應機制進一步升級。貴州省稅務局聯合省工信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發改委等11個部門,出臺《助力小微經營主體發展十條措施》,以“聯動徵集分析”“高效響應訴求”為核心,通過共享訴求數據、聯合解決複雜問題,確保跨領域難題有人接手、協同辦理、高效解決。

  數字賦能,讓經營更合規

  內生發展動力不足、風險防控能力弱,是小微企業發展中需要突破的難點。貴州省稅務局借助數字技術,打造“稅眼CT”快查實幫機制,通過稅收大數據精準找出小微企業發展中的問題,幫助企業避免涉稅風險,實現合規經營。

貴州多部門聯動破解小微企業“成長煩惱”_fororder_2.志願者代表體驗徵納互動服務“問辦協同”功能,實現訴求問題快速響應

志願者代表體驗徵納互動服務“問辦協同”功能

  “要是沒有稅務部門的提示,我還不知道公司在成本列支、工資差異、專票抵扣等關鍵環節存在風險。”貴州貴安新區冠宇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法人吳剛説。在稅務人員的輔導下,企業開展了全面自查自糾,主動調減與經營無關的支出49.3萬元,合規繳納稅款61.7萬元,化解了潛在的涉稅風險。

  依託稅收大數據,貴州省稅務部門通過電子稅務局為涉稅專業服務機構及人員發放專屬二維碼,用數字化手段將“信用積分”變成可掃描、可查詢的“信用身份證”,並通過貴州省稅務局官網、微信小程式、辦稅大廳、貴商易平臺展示“涉稅專業服務機構信用積分紅黑榜”,向全省超百萬戶經營主體公示機構信用情況和積分趨勢。

  截至2025年7月,貴州省3248戶涉稅專業服務機構、9172名涉稅服務人員申領了專屬信用碼,誠信執業的氛圍逐漸形成。

  從直連線制暢通服務渠道,到“稅眼CT”排查風險隱患,貴州稅務正不斷提升服務效能,為小微企業開闢一條“輕裝前行、穩步發展”的道路。下一步,貴州稅務將繼續深化精準服務和數字賦能,助力小微企業在發展的新征程中實現高品質發展。 (文/圖 肖張 周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