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氣溫攀升,溺水事故進入易發高發期。貴州省黔南州羅甸縣堅持“生命至上”理念,堅持“高位統籌、排查整治、教育為先、社會聯動”多措並舉,緊盯全縣39條河流、21座水庫(水電站)、38處山塘等重點區域,精心部署,全力築牢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堤壩”。
高位統籌,責任體系“完整閉環”
入夏以來,羅甸縣成立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水務、教育等部門及各鄉(鎮、街道)主要負責同志參與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印發《羅甸縣防範未成年人溺水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部門職責、鄉(鎮、街道)屬地管理責任和學校、家庭的主體責任,構建起“政府領導、部門負責、社會參與、家校聯防”的工作格局。
“當前,羅甸縣採取‘三個三’舉措,通過社會面進校園進家庭宣傳,實行隱患排查、巡查值守、責任落實到位,強化聯席會議、督導檢查、復盤問責機制,築牢未成年人溺水防範底線。”羅甸縣水務局副局長柳軍華介紹,今年以來,羅甸縣圍繞“壓責任、強宣傳、排隱患、建機制”四個關鍵環節,採取社會宣傳、校園宣傳、家庭宣傳三種宣傳方式;隱患排查到位、巡查值守到位、責任落實到位三個到位管控;聯席會議機制、督導檢查機制、復盤問責機制三大機制聯動;強化源頭預防處理宣傳教育網完善保障機制,築牢安全防護線,聯動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切實為防溺水安全保駕護航。
排查整治,風險隱患“無處遁形”
羅甸縣聚焦重點水域、重點時段、重點人群,組織各鄉(鎮、街道)、相關部門對轄區內河流、水庫、山塘、溝渠、旅遊景區、濕地公園等各類水域進行拉網式、滾動式排查。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羅甸縣累計排查水域5613處(次),識別重點水域229處。新增或更換醒目、規範的防溺水安全警示牌107塊,在危險水域增設防溺水“四個一”設施275套(即一個警示牌、一個救生圈、一條救生繩、一根救生桿),安裝防護網7處353米,組織河湖長、巡壩責任人、志願者等巡查5917人次,對未成年人水邊玩耍行為進行有效勸阻1690人次。
設置安全警示線
“斛興街道辦在玉湖公園河段設立了5個巡邏點,每天分早、中、晚三班,輪班人員30余人,對沿河周邊群眾和遊客進行防溺水安全知識宣傳,提高群眾和遊客的防溺水意識。”羅甸縣斛興街道工作人員車金桃介紹,每天都有街道辦工作人員、村級巡河巡查人員、志願者等在分管水域滾動式、拉網式巡查宣傳勸阻,還隨時檢查相關急救設施的安全。
教育為先,安全意識“入腦入心”
暑假前期,羅甸縣堅持教育為先,讓防溺水安全意識“入腦入心”,不斷築牢思想防線,抓牢校園主陣地,由教育部門牽頭,在全縣各中小學、幼兒園全覆蓋開展防溺水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知識講座、應急演練等活動,累計覆蓋學生約4.5萬人,發放宣傳資料6.8萬餘份,實現校園宣傳教育全覆蓋。
醫護人員講解溺水急救知識
“暑假期間,我們組建了以學校為單元的志願服務防溺水巡查隊伍,目前全縣40余支志願者隊伍,遍及全縣重點水域,每日按照兩次的頻度開展重點水域巡查,及時推動涉水學生信息共享,確保涉及涉水學生在第一時間能夠得到學校的專門引導和家訪教育,確保‘校家社’防溺水陣線築得更牢、更實、更細。”羅甸縣教育局副局長劉華説。
社會聯動,守護力量“攥指成拳”
連日來,為提高廣大群眾的防溺水意識,在羅甸縣各鄉(鎮、街道)、多部門聯合開展多形式的防溺水應急演練活動,實景展示救生技巧,通過“警示教育+實操演示+綜合宣傳”三階模式,提升社會群體、家長群體和未成年人的防溺水應急處置能力。
7月17日,羅甸縣委社會工作部聯合斛興街道及縣水務局、縣應急局、縣紅十字會、縣消防救援大隊等12家單位,在學府社區開展“志願守護·防溺平安”志願服務示範活動。
羅甸縣開展相關工作會議
自開展防溺水工作以來,羅甸縣深化“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屬地管理、全民參與”機制,教育、公安、應急、文旅等部門緊密協作,定期會商研判,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齊抓共管。(文/圖 王孝文 彭明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