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用“真正的創新” 跨越山河|“世界橋梁博物館”更具實力更有魅力
2025-08-06 11:23:13來源:天眼新聞編輯:趙瀅溪責編:趙瀅溪

  黔地千峰萬仞間,一座座大橋正“拔節生長”,“世界橋梁博物館”更具實力更有魅力。

  今年以來,六安高速花江峽谷大橋,安盤高速天門特大橋,納晴高速六枝特大橋、烏蒙山大橋等紛紛迎來重要施工節點,進度條持續刷新,建設速度、施工技術、社會效益多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盛夏來臨,北盤江上熱辣滾燙,和天氣一樣“熱”起來的,還有這裡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橋。隨著花江峽谷大橋橋面瀝青鋪裝完成,工程總體進度達98.2%,距離9月底正式通車進入倒計時。

花江峽谷大橋氣勢磅薄

  無論是讓215噸鋼梁實現毫米級精準對接,還是在峽谷高空與14級狂風較量,這座超級工程除了高和長兩項指標刷新世界紀錄,建設中突破的種種技術難關和寶貴經驗還被寫入了國家橋梁技術新標準,向全球貢獻克服艱難山地的“中國方案”。

  給世界第一高橋“涂裝上色”,這是貴州建設者用奮鬥繪就的雲端畫卷。與橋梁主體建設同節拍的橋梁融合施工如火如荼進行著,水幕調試讓峽谷間驚現彩虹,207米的觀光電梯令人震撼......

  “我們在花江峽谷‘大橋的腹部’,也就是‘大橋的肚子’裏面。以後遊客可以乘坐觀光電梯,進入到觀光廊道漫步,也可到跨中也就是橋的中心位置就餐。”六安高速8標現場技術員田紅銳説。

工人在大橋鋼桁梁觀光廊道作業。貴州圖片庫供圖

  除了建造技術領跑全球,花江峽谷大橋在橋旅融合方面仍然是探索先鋒,從橋頂的極限運動到橋中的雲端咖啡館,從橋塔體驗艙到橋下的地質奇觀,這裡的空中餐廳、觀光廊道、競速跑道逐漸從藍圖變實景,將打造集極限挑戰與“雲端”觀光于一體的“世界第一高橋”IP橋旅融合新標杆。

  “天天盼著大橋通車,橋通了人流量就更大。”橋下的貞豐縣花江村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村民創業熱情高漲,開辦精品民宿、經營農家樂、升級小吃攤……一場由“橋”引發的創業潮與鄉村蛻變,正在峽谷深處火熱上演。

  橫跨北盤江大峽谷,位列世界高橋前三甲的安盤高速天門特大橋同樣快馬加鞭。7月23日,大橋成功完成首節重達292噸的鋼桁梁高空吊裝作業,正式進入主橋上部結構鋼桁梁吊裝階段。

  在施工現場,記者感受到了世界級橋梁的匠心追求。本次吊裝的安順岸J1梁段作為首件,面臨高空90度轉體的技術挑戰。項目團隊依託智慧纜索吊裝系統及四點起吊旋轉吊具,通過北斗精準定位及動態監測,將誤差控制在10釐米內,僅用5分鐘即實現精準定位。

天門特大橋鋼桁梁首件吊裝完成。貴州圖片庫供圖

  天門特大橋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的纜索吊機系統採用智慧化施工技術,可滿足最重達260噸的單節段整體起吊與千米級運輸要求。

  輕紗般的雲霧悄然瀰漫,納晴高速六枝特大橋如定海神針般屹立其中,一個個筆直的橋墩猶如巨爪扎進谷底……自5月中旬順利合龍後,建設進度條拉滿,目前標誌標線布設、橋面鋪裝、機電調試等工作均已完成,大橋主體工程全部完工。

雲海中的六枝特大橋

  在貴州修建橋梁,地形的挑戰最大。六枝特大橋建設團隊將深谷變為新的實驗場景,首次採用五跨連續(三主跨)預應力混凝土空腹式連續剛構梁結構形式,實現了320米超大跨徑的突破,其主橋墩高度、單跨跨徑、主橋長3項指標在同類型橋梁中均居世界第一,為建設特大跨徑空腹式剛構橋積累了重要經驗。

  “六枝特大橋是繼水盤高速公路北盤江大橋之後,該橋型在貴州山區的再一次成功運用。”貴州交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韓洪舉介紹,水盤高速北盤江大橋為主跨290米的空腹式剛構橋,經過10年連續觀測顯示其跨中下撓不到4釐米,十分穩定,且後期幾乎零養護。“可以説,預應力空腹式連續剛構橋是六枝特大橋最理想的橋型選擇。”

  “真正的創新,不是盲目追求‘世界第一’,而是讓橋梁與地形‘和諧共處’,讓技術為自然‘量身定制’。”納晴T10標項目總工周國雲告訴記者,六枝特大橋的獨特之處,在於融合了拱橋、斜拉橋和連續剛構橋3種橋型工藝的精髓,創造了“一橋三工藝”的施工奇跡。

  貴州高山峽谷間,橋梁建設者或擅長結構設計,或精於建造工藝,或主攻材料創新,不斷刷新著世界橋梁的紀錄。

  納晴高速烏蒙山大橋的建設,驗證了貴州團隊的又一次世界首創,日後將成為世界首座鋼桁腹桿-混凝土組合拱橋,新橋型將橋的自重降低了30%,豎向剛度大幅提升,節省大筆建設資金。

晴空下的烏蒙山大橋

  “從零到一,建造這樣一座全新結構的橋梁,我們面臨壓力和考驗都特別大。”納晴12標項目常務副總工程師宗衛説,“我們在施工中沒有任何成熟的經驗可循,因此我們做了很多試驗探索和工藝創新。”

  項目建設者主動思考、大膽實踐,依託大橋建設開展《山區鋼桁腹桿-混凝土組合拱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其中包括大節段拱肋預製胎架施工技術、工地吊裝與預拼裝技術以及大跨度、大噸位、可橫移式、無塔架纜吊系統施工技術等。

  為高品質推進大橋建設,百餘名施工人員全力奮戰施工一線,戰高溫、迎風雨、送夕陽、迎朝霞,每個人都變成了“氣象員”,分秒必爭,合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節點目標。智慧和汗水註定換來成果,烏蒙山大橋于6月27日完成交工驗收,已達到通車條件。(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力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