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丹寨,非遺如約。2025年9月16日至21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將在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萬達小鎮隆重舉行。這一國家級非遺盛事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攜手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共同打造,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與時代同行”為主題,致力推動非遺與現代生活深度融合。
(具體日程安排以實際為準)
作為我國非遺保護與傳播的重要平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年會與丹寨非遺周已成功舉辦多屆,影響力持續擴大。往屆活動不僅吸引數十萬遊客親臨體驗,更通過多元傳播成為“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的標誌性事件。今年,兩會首次同期同地舉辦,意義非凡——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非遺主管部門代表、專家學者、傳承人等數百位嘉賓將齊聚雲上丹寨,共商非遺保護新未來。
本屆活動內容豐富多彩、體驗立體多元,主要呈現四大亮點:
一、“五好非遺大集”打造沉浸式盛會
以丹寨萬達小鎮為核心,依託“一線四中心”佈局,集結來自全國近20個省區市的百項非遺項目,按“好看、好吃、好聽、好玩、好用”五大主題有機融入街區。遊客可一站式在丹寨萬達小鎮尤公廣場、苗年廣場、鼓樓廣場、錦雞廣場沿線街區欣賞常山戰鼓、安塞腰鼓等表演,品嘗各地非遺美食,體驗傳統手工藝,感受非遺與日常生活的美妙交融。
二、科技賦能+傳統絕活,雙線激活非遺新體驗
活動引入AR、全息等技術打造非遺數字化沉浸展,由中央美術學院等機構聯合呈現,拓展非遺的表現形式與感知維度。同時,名醫堂義診、非遺研學課堂、絕技秀、T臺秀、蘆笙會、酸湯長桌宴、盛裝巡遊等傳統活動輪番上演,實現“科技+傳統”兩翼齊飛。
三、三大重磅發佈,引領行業風向
開幕式將重磅推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播藍皮書2025》《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藍皮書2025》,並正式發佈“五好非遺大集”品牌,系統梳理年度非遺保護成果與創新實踐,為非遺與現代融合提供理論支撐與路徑參考。
四、青年參與+全民共享,激活傳承新力量
本屆活動特別注重打破“你展我看”的舊模式,邀請遊客親手嘗試蠟染、造紙等技藝,甚至穿上民族服裝加入盛裝巡遊隊伍。通過“青年交流營”匯聚短視頻創作者與年輕傳承人,激發創新思考,推動非遺“活”在當下、代代相傳。
九月丹寨,秋風送爽,非遺正潮。這是一次傳統文化的集中亮相,更是一場全民參與、體驗、共享的文化節日。距離活動開幕僅剩8天,誠邀您共赴非遺之約,探尋文化根脈,見證非遺未來的無限可能!(記者:熊懿 陳文婧)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