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聚焦酒博會|“美酒+咖啡”融出産業新味道
2025-09-09 08:50:07來源:天眼新聞編輯:趙瀅溪責編:趙瀅溪

  “貴陽咖啡的味覺盡頭是醬香。”8月30日,在貴陽北站候車的范雅麗還在回味貴陽Krisp咖啡店的茅臺冰美式。

  貴陽Krisp咖啡店,外國遊客前來打卡。

  “咖啡和醬香,兩種味道既層次分明又奇妙和諧。”來自杭州的遊客范雅麗告訴記者,這一口“美酒+咖啡”,為她的貴陽咖啡之旅畫上了一個特別的句號。

  上午9點,Krisp咖啡店正是客流高峰,客人時不時端起茅臺特調拍照打卡。

貴陽Krisp咖啡店,工作人員正在製作茅臺冰椰。(朱登芳 攝)

  “借著貴陽文旅火爆的東風,來店裏嘗鮮的人越來越多,外地年輕遊客消費佔比超80%,也印證了‘酒+咖啡’這個消費模式的潛力。”Krisp咖啡店負責人何琛告訴記者。

  對於年輕消費者而言,這一口“中西合璧”是新奇,也是追求個性化消費的體現,對於酒企與咖啡行業來説,這是開拓新客群、挖掘消費潛力的契機。

貴陽Krisp咖啡店,工作人員正在製作茅臺冰椰。(朱登芳 攝)

  “酒+文創”“酒+旅遊”“酒+新業態”……近年來,貴州酒産業不再滿足於單純的生産與銷售,而是以酒為紐帶,串聯起旅遊、文化、美食等多元消費場景,覆蓋了消費者更多時段、更多場景的需求,全力推動“賣酒向賣生活方式轉變”。

  如果要問哪可以“一站式喝遍貴州酒”?推開多彩貴州城祈院酒屋的木門,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多彩貴州城祈院酒屋(朱登芳 攝)

  這裡不僅有茅臺、習酒等貴州知名醬酒,還有貴州煨酒、九阡酒等原釀米酒和眾多融入貴州特色的特調雞尾酒。

  “除了可以‘一站式喝遍貴州酒’,這裡還是一處融合非遺、民俗、科技與飲酒體驗的貴州醬酒生活方式集合空間。”祈院酒屋店長路明説。

多彩貴州城祈院酒屋醬香聞香區(朱登芳 攝)

  今年1月,祈院酒屋正式開業,它是貴州貴旅旅遊商貿有限公司積極響應推動酒旅融合發展,推動從“賣酒向賣生活方式轉變”的重要佈局。

  祈院酒屋門口,水族碑文古樸厚重,邁進小院,除了隨處可見的貴州非遺元素,祈院酒屋更是一座酒文化寶庫。醬酒聞香區擺放著不同輪次的基酒,供顧客細細品味醬香的層次變化;醬酒文化AI體驗區,遊客在小程式上傳圖片就能定制專屬瓶裝酒,酒瓶植入NFC晶片,輕輕一碰,雲端存儲的美好回憶瞬間浮現……

多彩貴州城祈院酒屋內(朱登芳 攝)

  “我們希望通過沉浸式體驗、文化展示等方式,向消費者傳遞貴州醬酒的獨特魅力,構建新型産品體系,豐富酒旅融合業態。”路明説。

多彩貴州城祈院酒屋

  距離祈院酒屋不到100米的醬酒體驗館還提供DIY定制酒服務。從品酒到玩酒、從買到造,一條沉浸式酒文化體驗鏈正在此形成。

  開業以來,祈院酒屋攔門酒、高山流水等傳統表演和促銷活動輪番上演,遊客們被熱情感染,紛紛加入其中。“後續,我們還計劃與貴州各大酒企合作,推出小瓶裝伴手禮,讓醬香味跟著遊客腳步,飄向五湖四海。”路明説。

多彩貴州城祈院酒屋

  當前消費背景下,“酒+”正從傳統銷售向體驗式、場景化、文化型轉型。

  祈院酒屋通過深度融合在地文化、科技互動和社交屬性,讓酒不再僅是飲品,更成為承載情感記憶與生活方式的文化媒介。

多彩貴州城醬酒文化體驗館(朱登芳 攝)

  未來,貴州貴旅旅遊商貿有限公司也將繼續深化場景體驗、社交聯結與文化共鳴,探索更多“酒+”等新形態,持續推動“賣酒向賣生活方式轉變”。

  夜幕低垂,赤水河畔的風裹著酒香漫過仁懷的街巷,仁懷國酒城商圈燒烤店的燈光一盞接一盞亮起。

  烤豆腐在鐵板上嗞嗞作響,而桌邊的人們舉起的不僅有啤酒,還有小杯勻著的醬酒,在仁懷,酒是夜風、夜市與夜話裏流動的煙火日常。

仁懷國酒城商圈鐵板燒店內

  “遵循從‘賣酒向賣生活方式’轉變思路,我們充分挖掘煙火仁懷、酒韻仁懷、潮流仁懷特色,結合夜間娛樂打造夜間消費集聚地。”仁懷國酒城購物公園負責人王進説。

  為構建“酒+夜間經濟”深度融合的業態體系,仁懷國酒城商圈以“醬酒+黔菜”為核心,聯合酒吧、餐飲店聯合打造地域特色餐飲IP,挖掘多元場景與社交價值,打造“解膩微醺”的夜宵社交符號。

仁懷國酒城商圈主題活動

  此外,仁懷國酒城商圈還會不定期舉辦露天品酒會等酒文化主題活動,持續拓展消費場景,通過氛圍營造激發“酒+”市場消費活力。

仁懷國酒城商圈主題活動

  在貴州,“酒+”消費模式的創新,不僅是簡單的疊加,更是消費場景與體驗的重塑。哪可以喝到貴州醬香味?答案不再只是一個地名、一種香型,而是一種可沉浸、可帶走、可定制的“生活方式”。(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朱登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