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貴州人民對酸湯可謂情有獨鍾。10月19日,在全國農産品産銷大會(南部片區)展廳內,一口大鍋咕嘟冒著熱氣,橙紅色的酸湯在鍋中翻滾,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品嘗。
酸湯作為貴州的美食名片,正憑藉其獨特的酸爽風味和健康特性,征服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味蕾。
老字號的堅守與創新
“老字號了哈,都可以試一下!”貴州知名酸湯品牌老凱俚的展位前,銷售王興蘭熱情地招呼著顧客。她所在的展臺圍滿了試吃的市民,工作人員忙得不亦樂乎。
“今天我們的銷量非常棒,已經快破萬單了。”王興蘭告訴記者,他們的非遺紅油老酸湯採用毛辣果,使用土壇密封發酵180天而成。“它很百搭,吃酸湯魚、酸湯粉、酸湯牛肉、酸湯麵都可以用。”
“28元一包,買二送一。”親民的價格和便捷的食用方式讓這款産品備受青睞。王興蘭説,不僅在展會上,各大電商平臺和實體門店也都有銷售,價格統一。老字號的品牌效應加上符合現代人需求的包裝設計,讓傳統酸湯走出大山,走進了都市的貨架和年輕人的餐桌。
非遺酸湯“飲”領新潮
在貴州苗廚酸湯食品有限公司的展臺前,一種創新的酸湯飲料引起了觀眾的濃厚興趣。“我們主要推出的是酸湯飲料,由白酸湯做成。”公司銷售劉文元介紹,酸湯製作技藝是凱里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他的父親正是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這次展會,他們帶來了酸湯刺梨、酸湯百香果和酸湯藍莓三種口味的飲料,其中酸湯百香果賣得最好。“我們8月份才研發成功,10月份剛剛上市。”劉文元説,創新産品得到了市場積極回應,三天展會期間,僅貴陽展廳銷售額就突破1萬元。“味道可以啊!”來自山東的王先生品嘗後表示,“我是第一次喝這個貴州酸湯和刺梨結合的飲料,很特別。”
更令他興奮的是合作機遇,“有合作意向的商家有100家。”這些合作夥伴包括網紅帶貨團隊、農産品店、供銷社等,顯示出酸湯産品廣闊的市場前景。
“刺梨味道喝出來了,酸湯味我覺得還可以。”貴陽市民吳燕在品嘗酸湯百香果飲料後表示,“作為女生,我還是挺喜歡喝這個的。”她認為,將貴州的百香果和白酸湯結合得很好,值得推薦。
從深山走向全國
消費者的認可背後,是貴州酸湯産業多年的積累與發展。貴州酸湯與重慶火鍋底料、北方涮羊肉火鍋底料並稱為中國三大特色火鍋底料,其獨特的酸味源自貴州特有的微生物發酵環境。
2024年,僅黔東南州酸湯産業産值已突破25億元,全省形成了覆蓋調味品、火鍋底料、方便食品、預製菜等多品類的産業體系,全産業鏈産值近200億元。
近年來,不少酸湯品牌企業在省外開設門店,將這一特色風味帶向全國。隨著預製菜和方便食品市場的興起,貴州酸湯産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從傳統的火鍋底料到創新的酸湯飲料,産品的多元化滿足了不同消費場景的需求。貴州酸湯,這一承載著非遺技藝的傳統風味,正在成為“全國的味道”。
“貴州酸湯必將從一方風物走向全國餐桌,從傳統美食升級為現代産業。”貴州省酸湯産業協會秘書長陳澤剛説,酸湯産業的蓬勃發展,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業産業化發展,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
從地方小吃到全國性産品,貴州酸湯的産業化之路越走越寬。這股獨特的酸香味,正從貴州的深山苗寨,飄向全國的千家萬戶。(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