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丹寨:“院壩協商”助推移風易俗 重塑鄉村文明新風尚
2025-10-28 14:15:2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近年來,為有效破解婚喪陋習難題,培育文明鄉風,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創新推出“院壩協商”機制,圍繞“簡”與“減”精準發力,推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治理新模式。

貴州丹寨:“院壩協商”助推移風易俗 重塑鄉村文明新風尚_fororder_開展移風易俗院壩會

村裏開展移風易俗院壩會

  丹寨縣“院壩協商”的一項重要成果是形成了“紅白三條”的村規民約,該做法源於燒茶村。基層調研發現,濫辦酒席問題在當地引起群眾強烈反映。為回應這一關切,燒茶村在“議事長廊”首次召開“院壩協商”會議,並採用“3+N”工作模式。經過充分討論,最終制定了針對紅事操辦的“紅三條”與白事操辦的“白三條”,同時明確了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參與紅白事的相關約定。相關約定以苗漢雙語形式,通過院壩會、微信群和“寨寨響”廣播廣泛宣傳,並納入村規民約。

  “院壩協商”推行以來,推動丹寨縣酒席總量減少40%,戶均減少不必要支出1000元,簡辦酒席460余場,累計節約900余萬元。因減少返鄉幫忙人次,節約交通與誤工費用約1200萬元。

  丹寨縣落實“三個前置”,強化過程管理。關口前置:由村支部書記兼任紅白理事會理事長,吸納村“兩委”成員、鄉賢寨老參與,線上線下徵求意見,制定接地氣、可執行的規範標準;報備前置:村民辦酒前須向理事會報備,説明事由、時間與規模,理事會組織事主及相關人員商議,紅事明確桌數、菜品,白事限定天數、蘆笙隊和祭品數量,提前宣傳規定,確保全程可控;監督前置:理事會全程監督酒席操辦,對違規行為予以勸阻,黨員帶頭示範,群眾代表在承諾墻上簽字,形成“幹部帶頭、群眾跟進”的良好氛圍。

貴州丹寨:“院壩協商”助推移風易俗 重塑鄉村文明新風尚_fororder_群眾開展“院壩協商”

群眾開展“院壩協商” 

  同時,丹寨縣做好“數字減法”,切實為村民減負,通過“算術課”引導群眾形成“減負”共識,紅事控制婚車數量、抵制低俗婚鬧,限制酒席規模,取消非婚嫁類宴請;白事倡導厚養薄葬,縮短治喪時間,限制蘆笙隊、花圈、爆竹數量,縮小奔喪範圍,減輕外出務工人員負擔;倡導“禮輕情意重”,抵制高額彩禮,限定禮金不超過百元;壓縮天數與桌數,推行自助簡餐,切實降低開支。今年以來,岩英片區6個村通過“一事一議”形成12條決議、翻仰村提出“僅限三代血親或鄰居返鄉幫忙”、排佐村呼籲破除內親以豬牛為賀禮的習俗、王家村建議降低彩禮等,岩英、王家兩村3起白事共減少蘆笙隊28支、祭豬13頭、煙花45箱及其他禮品,戶均節約2.6萬元。(丹寨縣精神文明辦公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