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金秋,多彩貴州。一棵棵千年銀杏染黃妥樂古村的屋檐,一簇簇湖畔紅楓在陽光下搖曳似火,一片片稻田在山谷間翻涌金浪……秋天的貴州用豐富的色彩裝點大地,將“多彩”二字映照得格外喜慶。
喜慶氛圍中,黔貴大地將迎來一場跨越山海的藝術交流盛會——10月28日至31日,第16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將在貴州舉行。

貴州苗繡走向世界。胡埒淼 攝
本次盛會主論壇以“全球視野下多民族文化的融合發展與國際傳播”為主題,近100名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藝術家、專家學者、評論家及文化管理者,展開一場為期4天的深度對話與思想碰撞。
作為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保留的省部級論壇活動項目,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也是中國文聯主辦的綜合性文藝交流活動。自2009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15屆,為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文藝理論和學術交流搭建了良好平臺,在推進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黔劇《無字豐碑》劇照。省黔劇院供圖
以文會友 國際舞臺上的“貴州聲音”
從侗族大歌空靈旋律先後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莫斯科阿卡貝拉國際音樂節上大放異彩,到近百件紋樣精妙的苗繡珍品閃耀米蘭時裝周,再到貴州“村T”亮相倫敦時裝周、中國國際時裝周、日本大阪世博會……近年來,貴州以“四大文化工程”為軸,助力文藝交流的半徑不斷延伸。
為積極推動文化“走出去”,貴州還持續舉辦了推廣周、推介會、文藝展演等有影響力的國際文化品牌活動,推出《多彩貴州風》《大國酒魂》《肩上芭蕾·彩羽》等兼具傳統底蘊與現代審美的文藝精品在國際舞臺綻放。
貴州文化演藝産業集團作為以舞臺藝術為載體傳播貴州文化的主力軍,精心打磨了《夫妻觀燈》《屯堡觀新》《烏江船號》等一批融合貴州花燈、地戲、雜技、民族歌舞等非遺特色的精品節目,先後在海外近20個國家和地區演出近70場。

黃崗村千人侗族大歌。袁剛 攝
在“95後”姑娘、“舞樂蟬歌”樂團創始人楊想妮看來,傳承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讓古老的藝術在新的時代找到新的表達。“我們保留了侗歌的靈魂,只是換了一種方式讓更多人聽見。”今年春節檔,她們為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的配樂,讓全球觀眾再次感受到了侗族大歌的獨特魅力。
創作領域上,貴州作品屢屢在國際舞臺斬獲殊榮——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花繁葉茂》、電影《雲上南山》在中美電視節上兩度斬獲“中華文化傳播力獎”,李鋼的雕塑《龍場悟道》等3件作品亮相紐約時代廣場等等。今年上半年,文藝名家畢贛工作室重點創作項目《狂野時代》在戛納國際電影節榮獲評審團特別獎,貴州文藝創作精品迭出。

導演畢贛《狂野時代》劇照
文化走親 兩岸同胞的“心靈共振”
在深化與港澳臺地區文化交流方面,貴州也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去年6月,在澳門舉辦的第15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上,貴州向四海賓朋發出誠摯邀請:“熱忱歡迎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專家、藝術家到貴州交流合作……共赴一場山海之約,以文化為根、以藝術為媒,共攀新時代文藝新高峰”。主動發聲的姿態、誠摯滿滿的邀約,體現了貴州文化走出去的自信與擔當。

近年火爆全網的貴州咖啡
“大灣區咖啡文化濃厚,貴陽的咖啡做得這麼好,街頭巷尾藏著無數精緻小店,這是可以吸引港澳客人的好賽道。”今年7月舉行的2025年“藝海流金·多彩貴州”內地與港澳文化和旅遊界交流活動上,不少嘉賓著重談到了貴州同港澳地區咖啡産業的合作可能。
民相親,心相通。文化交流的深度,不僅僅是合作方面的共識,還催生了各地群眾的深層次情感連接——貴州精心打造的“黃小西吃晚飯”文旅IP,不僅成為網絡熱詞,更衍生出民間文化特色伴手禮文創大賽,讓傳統文化以更青春的形式走進港澳臺青年的視野。

貴州“村超”熱鬧非凡。韋貴金 攝
同時,通過民族特色文化與現代體育賽事的創新融合,貴州成功打造的“村超”“村BA”和貴州“村T”等群眾性知名品牌,吸引了大量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線上直播觀眾,成為與港澳臺地區文化交流的生動載體。
中國(澳門)研學創新學會理事長洪芳認為,貴州“村系列”活動是國際研學項目中可以深挖的寶藏項目,黔東南完全有條件打造成亞洲國際課程研學項目的核心基地,通過國際研學項目,不僅為當地帶來直接經濟效益,更是一種深度的文化體驗,能有效傳播中國文化。

“貴州村T”團隊走進日本大阪世博會
厚植沃土 民族文化傳承的“時代答卷”
文化要留住記憶,更要創造未來。黔山貴水間,文化交流不斷拓展的廣度,持續助力民族文化傳承的深度。
在黔西南州晴隆縣三寶街道,貴州省文聯深入實施的“蒲公英”少兒藝術公益培訓已成為一道亮麗風景。通過公益文藝培訓,400余名青少年兒童在原生態的蘆笙音樂裏、在“阿妹戚托”的舞動中,傳承民族文化的基因。
過去兩年,京劇《陽明悟道》主演馮冠博先後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上海白玉蘭表演藝術獎,讓陽明文化在當代藝術表達中煥發活力,成為京劇舞臺上耀眼的明星,也是貴州文藝人才隊伍建設成就的一個生動縮影。

京劇《陽明悟道》劇照
值得稱道的是,貴州探索出了一條“品牌引領+人才培養+作品産出”的良性發展路徑。
省文聯通過連續舉辦貴州文藝人才高級研修班、推進文藝名家工作室建設、制定人才孵化方案、與高校合作、打造和優化“多彩黔峰”“黔嶺歌飛”“好戲黔行”等協會品牌組成矩陣,實現文藝交流從“一時熱”到“長久溫”的轉變。這些措施涵蓋了文藝采風創作、培訓交流、展示展演等多個環節,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文化交流生態。
在著名導演張藝謀攜手美高梅為澳門回歸25週年打造的駐場秀《澳門2049》中,貴州的苗族古歌被演繹為《苗歌·空靈》,在科技化舞臺上表現民族文化的精彩。今年3月,《澳門2049》貴州民族藝術人才培養項目在貴陽啟動,貴州民族大學將在未來3年內定向培養民族藝術人才向澳門輸送,向全球觀眾展示貴州民族文化。

“多彩貴州·風行天下”國潮交響音樂會在悉尼奏響
第16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啟幕在即,山海再相約,貴州這座“文化千島”正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向世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活力,並在文明互鑒的道路上,用藝術的語言讓世界聽見中華文化更為動人的和聲。(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江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