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雨潤,薄霧漫坡。11月11日,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羊場鎮塘旗屯村淫羊藿種植基地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新開墾整地的坡地上,一排排剛種下的淫羊藿苗綠意盎然,20余名村民趁著土壤墑情正好,手持小鋤打窩、施底肥、栽種,指尖輕壟間,帶著濕氣的泥土裹住幼苗根部,為這茬“第一年落戶”的淫羊藿築牢根基。

村民正在種植淫羊藿
“第一年計劃種植100畝淫羊藿,預計總産量達80噸,畝産值可達到1萬元。”塘旗屯村淫羊藿種植基地負責人李澤武蹲在苗壟間,算起“致富賬”,喜上眉梢。
李澤武是一名土生土長的鎮遠人,2005年從貴陽中醫學院中醫藥專業畢業後,深耕中藥材行業多年,有著紮實的專業知識功底和豐富的市場經驗。返鄉後,恰逢塘旗屯村推廣産業發展政策,懷揣鄉村振興情懷與專業積累,在做好市場調研和選品後,他毅然掏出200萬元家底投資中藥材淫羊藿種植,致力於打造國家標準藥品種植基地。

村民正在種植淫羊藿
為何選擇紮根羊場?李澤武直言,這裡的氣候和土壤都是淫羊藿生長的“理想家園”。基地精選凱里引進的淫羊藿箭葉1號品種,其淫羊藿苷含量是國家標準的3倍到5倍,還特邀貴州中藥植物研究所提供選品指導。目前已與藥業公司簽訂了80噸收購訂單,徹底打通了銷路的堵點。
基地通過土地流轉,不僅讓閒置坡地“活”了起來,還常年吸納25名到30名村民務工就業,優先採購農家肥,讓村民實現“土地流轉有租金、務工就業有薪金、農資出售有收益”的三重增收。

剛種下的淫羊藿苗
“在家門口乾活,一天130元,既能照顧家裏還能掙到現錢,比外頭打工舒心多了!”塘旗屯村村民李邦珍直起身子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臉上滿是笑意。
如今,這片曾經閒置的坡地已變身“黃金種植園”。以淫羊藿為支撐點,羊場鎮盤活林下資源,串起“企業+基地+農戶”的産業鏈條,讓中藥材産業成為帶動村民增收、激活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在綠水青山間種出可持續的“致富新希望”。(文/圖 葉大霞 王晏鑫)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