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盛會,共探 “稻路”。9月16日,2025年水稻産業技術發展報告會暨湖北水稻新品種新技術現場考察會在荊州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張啟發、錢前,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胡培松、周衛等出席會議。
本次會議由中國水稻研究所主辦,中國作物學會水稻專業委員會、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華中農業大學、荊州農業科學院與監利市農業農村局承辦,旨在進一步加強水稻産業各技術領域間的學術交流,推進國家水稻體系與地方水稻創新團隊、國家水稻體系與企業的對接,促進水稻産業技術進步。
來自國家水稻産業技術體系的崗位專家、綜合試驗站站長及各地農技推廣部門、企業代表,共計300余人參會。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赴監利金草帽合作社、毛市鎮蝦稻示範基地,觀摩了優質食味稻、高産優質稻、再生稻以及稻蝦模式新品種、新技術展示示範。
青香優261、亞兩優美香新佔、E兩優603、寧香粳9號、滬優71、錦兩優228、秧蓀2號等百餘個各具特色的水稻新品種田間長勢喜人,稻穗飽滿。它們不僅是國家水稻産業技術體系、湖北水稻産業技術體系的最新育種成果,也是當前我國長江中下游水稻種業的風向標。與會代表時而俯身察看稻穗飽滿度,時而輕撫稻葉觀察形態,不時交流觀察心得,現場氣氛熱烈。
室內報告會環節,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會議主題,開展學術交流,進一步促進産學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國家水稻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胡培松總結時表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使命,要求農業科研人員時刻不能放鬆。未來,體系工作將結合國家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産提升行動,進一步對品種、技術深度組裝集成,加強示範帶動作用;崗站專家更加緊密聯合,從優良品種培育、配套技術研發、種植地力提升、適宜農機具研發、稻穀産後加工等全方位、大力、整體性推進示範,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繼續開展重大突發性事件應急和諮詢服務,組織開展應急性技術指導和培訓工作,全力保障糧食安全。希望希望全體體系成員鉚足幹勁、再接再厲,為水稻産業發展切實助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再添新功。
湖廣熟,天下足。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提高,優質稻米越來越受市場歡迎。湖北堅持把發展水稻作為穩定糧食生産的主攻方向,出臺“米九條”支持政策,堅定不移穩面積、提單産、優品質、強品牌、增效益,全面提升優質稻米産業鏈發展質效,走出一條荊楚特色新“稻”路。
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對此印象深刻。他介紹,湖北早期傳統水稻品種以短圓粒形為主,稻米堊白度高、直鏈澱粉含量高、膠稠度低、口感差。近些年,在湖北省委省政府重視下,湖北科研人員聚焦長粒、優質、好吃的育種目標,利用精準高效水稻育種技術聚合優良等位變異,經過科技攻關,培育出鄂中5號、華夏香絲等一批長粒優質食味水稻品種,常規稻和雜交稻的稻米品質均有顯著提升,有力支撐了水稻産業提檔升級。相信在“江漢大米”品牌加持下,湖北水稻産業將進一步延鏈增值,為國家糧食安全、鄉村全面振興、農戶增收致富發揮更大作用。
“通過品種同臺競技、同行分享交流,我們感到信心更足、幹勁也更大了!”國家水稻産業技術體系武漢試驗站站長劉凱介紹,本次會議在湖北召開,既是對湖北水稻科研事業的鼓勵和支持,也為湖北育種科研人員提供了寶貴的學習交流機會。當前,湖北全力打造江漢大米品牌,推動水稻産業提質增效,急需在品種培優上再突破、品質提升上再強化。未來,團隊將進一步深化産學研融合,加快育種技術研發、江漢大米專用品種培育、保優栽培技術推廣工作,為江漢大米品牌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加速推動湖北大米成為南方高端稻米市場的新標杆。(記者汪彤、通訊員楊文、謝婭、張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