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未來五年:拓展旅遊業 探索發展特色經濟

2016-11-30 11:34:30|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

  【要聞】【即時快訊】三沙未來五年:拓展旅遊業 探索發展特色經濟

  增加島礁綠化、加快建設“三沙2號”和“三沙3號”船、擴大三沙旅遊範圍……近日,在三沙市永興島召開的三沙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指出,三沙設市4年多來,政權建設深度拓展,基礎設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海上力量空前壯大,生態環境更加優美,人民生活顯著改善,軍民團結、融合發展,特色經濟探索起步,八方正能量匯聚三沙。

  今後5年,三沙市政府將全面推進政權、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保護、民生工作和軍民融合發展,為實現主權三沙、美麗三沙、幸福三沙的“三沙夢”而努力奮鬥。

  島礁綠化

  未來5年再植樹600萬株

  記者了解到,三沙設市以來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島礁綠化,永興島建設污水垃圾處理站,其他島礁的環衛、垃圾、污水、監測、生物保護等“五小站”也都在建設中。同時三沙大力開展島礁植樹綠化,已種植各類樹木200萬株,成活率達80%以上。

  2015年起,三沙實施小島垃圾污水處理和海水淡化“全覆蓋、雙保障”工程,在趙述島、羚羊礁等島礁實施生態整治修復工程。此後,趙述島的海鳥又回來安家了,北島的海龜又回來築窩産卵了。

  在實施“綠化寶島”工程中,三沙先後在西、南沙島礁種植椰子樹、木麻黃、草海桐等200萬株,成活率達到80%以上。三沙在全國首創“互聯網+樹木認養”的運營模式,兩批1500株樹苗迅速得到全國各地人士的認養,社會反響強烈。

  會議指出,三沙市將制定並實施《三沙市海島保護規劃》,嚴格實施海洋功能區劃、海域使用權屬和海域有償使用制度,有序進行無居民島礁開發與保護;開展海洋傾倒廢物、船舶排污管理等環境保護工作;實施西沙洲、北中南島、永樂群島各島礁及南沙的植樹綠化工程,5年計劃再植樹600萬株等。

  經濟發展

  積極探索發展特色經濟

  會議強調,未來5年,三沙將加快通信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海洋漁業,深度拓展旅遊業,積極探索發展特色經濟。

  據介紹,三沙將加快南海漁業資源調查工作,建立漁業資源分佈數據庫,科學發展現代網箱養殖新模式,發展海洋漁場牧場;不斷擴大漁業深加工,提高産品附加值,傾力打造三沙市名優水産品品牌等。

  三沙還將擴大三沙旅遊範圍,開放新島礁、新航線,引進新的郵輪參與西沙旅遊,策劃增添新的旅遊項目,提高遊客的體驗度;大力推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等。

  在推進項目建設方面,三沙將完成永興島碼頭擴建工程、趙述島碼頭航道疏浚等工程;加快建設“三沙2號”、“三沙3號”船和兩艘島際交通船,建造一批3000噸級執法船、島際客船和垃圾運輸船;加強空中交通體系建設等。

  民生建設

  醫療教育都將有新突破

  據了解,三沙出臺《關於發放艱苦島嶼作業津貼和出海補貼的通知》,提高幹部職工駐島、出海補貼;制定《三沙市船員薪酬發放暫行規定》,提高船員工資待遇;出臺漁民生産作業津貼,對每年住滿180天的漁民給予補貼。

  三沙支持漁民購買保險,推動443名漁民參保,漁民自繳費10%,財政補貼90%;建立居委會幹部大病救助體系等,島礁居民基本生活得到進一步保障。

  截至目前,西沙郵輪旅遊共開121航次,接待遊客2.3萬人次;在西沙晉卿、鴨公等島嶼建設一批旅遊廁所;組織開發一批旅遊商品投放市場,獲得良好反響;與專業公司合作,開發潛水、海釣等水上旅遊項目。旅遊産業的發展,帶動了西沙島礁服務業的發展和漁民就業增收。

  在加快實施民生工程方面,三沙將在島礁建設區域性醫院和衛生室;在永興島建設遠程醫療中心,購置消防、醫療、救助直升機和海上急救快艇,配置海上漂移搜救系統,建造海上醫療救助船;研究出臺三沙戶籍適齡兒童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相關政策等。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