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報道省委書記羅保銘談生態修復城市修補

2016-12-14 09:11:20|來源:人民日報|編輯:陳愛暖 |責編:董健雄

  成長的煩惱成長中克服

  初冬時節,海南三亞溫暖如春、滿目蒼翠。

  從2015年4月起,經過一年多的生態修復、城市修補,三亞發生了令人欣喜的變化:“面子”煥然一新、“裏子”脫胎換骨,街道整潔有序,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適。在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看來,這是三亞朝著國際化熱帶濱海旅遊精品城市邁出的關鍵一步。

  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面臨成長的煩惱。12月10日,全國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現場會在三亞市舉行,羅保銘在會上將這一煩惱出現的原因概括為“對城市的發展規律認識出現偏差”。曾經的三亞貪大求洋:建高樓、鋪大廣場,到處裝玻璃幕墻。城市是長大了,但消化不良、氣血不通等壞毛病也跟著來了:青山禿頂、內河黑臭、逢雨必澇……

  治好城市“壞毛病”,要圍繞“精”字做文章。三亞市控制開發強度、完善城市功能,既注重地上“城市名片”建設,也抓好地下“城市裏子”工程。現場會上,有人將三亞“雙修”(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比作一場克服成長煩惱、贏回城市尊嚴的戰役。“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攻堅戰,情況複雜、矛盾尖銳,觸碰的都是陳年老病、固化利益,沒點血性、拼勁、韌性,根本推不動。”羅保銘坦言。

  吉陽區月川村村民呂秀妹深有感觸:“最開始的時候,我還與‘雙修’工作隊員發生過爭執。”面對“雙修”中暴露出的矛盾、問題,全市黨員幹部拼盡全力、無怨無悔,沒日沒夜地投身一線、苦口婆心地勸導群眾,最終贏得各方理解和支持。

  羅保銘説,現階段工作取得成效,來自“五個真”:省委省政府真支持,一線幹部真乾淨,“5+2、白加黑”地真苦幹,群眾認可真業績,對擔著風險、拼命苦幹的幹部真提拔。

  事非經過不知難。對三亞的“雙修”經驗,羅保銘總結道,城市發展中的沉疴不治、短板不補,禍患無窮。必須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利益觀,形成常態長效治理格局,才能贏得民心。

  (原載《人民日報》2016年12月13日11版)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