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等教育助力産業發展 “訂單式”輸送人才

2016-12-20 09:18:36|來源:海南日報|編輯:陳愛暖 |責編:董健雄

  “應用型”升級發展“訂單式”輸送人才

  高等教育給力我省産業發展

  12月18日至20日,全國植物蛋白質研討會在海口舉行。成立不到半年的海南大學熱帶農林學院作為會議承辦方之一,派出專家展示了該校在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參會的國內外專家眼前一亮:高校科研力量的注入,為原本粗放的海南農業增添了更多科技元素。

  記者了解到,一年來,為了解決我省人才緊缺問題,滿足重點産業發展人才需求,省教育廳聯合相關部門先後出臺了《海南省十二大重點産業人才培養五年行動計劃》《關於推動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大力推動全省高校轉型發展,多措並舉為海南重點産業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

  高校轉型攻關産業難題

  “推動海南十二大重點産業發展,關鍵在人才,基礎在教育。”回望過去一年,省教育廳廳長曹獻坤信心滿滿亮出“答卷”:一年來,我省高校轉型發展體現了為人稱道的“海南速度”——

  瓊州學院轉型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南大學熱帶農林學院掛牌成立;海南師範大學被納入省部共建行列;瓊臺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瓊臺師範學院;海南大學和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合辦的國際旅遊學院已報至教育部審批;海南健康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海南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正式設立,海南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獲批籌建……

  學校轉型,專業也在轉型。各個高校在省教育廳支持下,緊密結合我省重點産業發展開設新的專業,並不斷加強重點學科和專業建設,通過實施高校“雙一流”行動計劃、普通高校特色重點學科建設工程等一系列重點工程,提高學校參與攻關解決産業發展重大問題的能力。

  省教育廳高教處負責人透露,當前,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三亞學院、海口經濟學院等高校已經開始向應用型高校轉變,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等高校部分專業也已開始向應用型專業轉變。到2020年,應用型本科和高職院校或將佔到我省高等教育的80%。

  課程設置貼近産業需求

  走進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就像走進一個“小聯合國”。在這裡,可以聽到不同專業的學生使用不同國家的語言愉快交談。

  “旅遊業是海南重點産業之一,大量境外遊客亟需外語人才提供服務。”該學院副院長楊學前介紹,學院開設了泰語、印尼語等十余個小語種專業,“想為國際旅遊島建設盡一份力。”

  職業教育在人力資源開發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覷。當前,我省多所高職院校推行“訂單班”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校企合作培養産業緊缺人才——積極探索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辦專業模式,根據企業需求定向招生,或通過實行嵌入式課程、核心專業課程置換等方式,讓課程設置更貼近海南産業發展實際。

  “今年冬季,我省高職院校將試行‘旺工淡學、工學交替’制。”省教育廳高教處負責人介紹,根據海南旅遊業呈明顯季節波動特點,高職院校在旅遊淡季(夏季)以課堂教學為主,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旅遊旺季(冬季)以專業技能強化培訓和社會見習、實習為主,“這種做法既可增強學生技能水準、實踐能力,又能緩解我省旅遊企業在冬季旅遊旺季‘用工難’問題,一舉兩得。”

  多項措施“對症下藥”

  措施得力、執行到位,成果自然不斷顯現——

  海南大學熱帶農林學院利用最新研發的耐鹽種植技術,在遭海水倒灌的農田試驗種植作物取得了成功,使鹽鹼農田閒置時間減少3年。此成果應農業部指示已推廣到越南等國家;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重點建設海洋人文社會科學和熱帶海洋特色學科,優先發展與海洋産業需求對接的海島養生與健康管理等學科,形成了與其他海洋大學差異明顯的特色格局;

  海南醫學院以南藥、黎藥及海洋資源為研究對象,形成“熱帶藥用資源藥效物質基礎和新藥開發研究”“熱帶藥用資源品質安全與代謝化學研究”等5個學科方向……

  記者還了解到,日前,省教育廳已經對照重點産業擬定了産業人才培養的細化方案,初步提出了“1+1”産教合作創新人才培養聯盟、校企合作人才引進計劃等10項措施,根據不同産業的不同需求“對症下藥”。

  “服務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曹獻坤説,我省重點産業發展的方向就是海南高校轉型的方向,也是海南高等教育培養人才的方向,“各高校應當扛起服務國際旅遊島建設的教育擔當。”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