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南海博物館將於明年2月底開館試運行

2016-12-22 09:33:08|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董健雄

  日前,記者從海南省文體廳獲悉,選址瓊海潭門的國家南海博物館已累計完成投資約4.4億元,力爭于2017年2月28日前完成調試、收尾和開館試運行。

  國家南海博物館意義深遠

  國家南海博物館距離博鰲亞洲論壇會址9公里,佔地面積150畝,建築面積70593平方米,項目概算總投資93296萬元。建設國家南海博物館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南海及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宣示南海主權,保護南海文化遺産,促進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

  工程建設採用EPCM模式,即設計、採購、施工、管理一體化。由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何鏡堂院士主持建築設計,海南建設工程股份公司為施工單位,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負責項目全過程管理。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國家南海博物館建設,省委書記羅保銘、省長劉賜貴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給予重要指導。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毛超峰到工地現場辦公,幫助解決了制約項目進展的矛盾和問題。副省長王路多次赴工地調研,召開多個專題會議研究協調推進項目。圍繞省委省政府確定的2017博鰲論壇前開館的目標,海南省文體廳成立了南海博物館籌建領導小組,抽調精幹力量組建籌建辦,並建立了廳黨組每月調度聽取工作彙報,廳主要領導每週現場辦公、分管廳領導駐場督辦的工作機制。有關參建單位緊密合作,緊盯重點、突破難點,加速推進項目建設。

  力爭于2017年2月開館試運行

  工程建設方面,整體建築分南、北兩區,南區為博物館主體功能區,北區為“一帶一路”會展平臺,兼具貴賓接待功能。項目於今年5月8日正式動工,9月6日完成北區主體結構封頂,9月23日完成南區主體結構封頂,已累計完成投資約4.4億元。

  目前,工程建設已轉入鋼結構、幕墻、金屬屋面工程,正全力以赴爭取在2017年1月25日完成室外裝飾,標識工程、安裝工程;1月28日前完成幕墻安裝鋼結構、屋蓋及金屬屋面工程;2月15日完成室內裝修裝飾工程;2月26日展覽陳列工程; 2月28日前完成調試、收尾和開館試運行。目前項目工期已進入倒計時階段,距離項目竣工僅剩71天,參建各方緊盯工期,各項工作同步推進。

  故宮博物院院長任總顧問

  展陳方面,聘請故宮博物院單霽翔院長擔任國家南海博物館總顧問,集中國內一流專家組成顧問專家團,先後7次召開全國性專家研討和評審會議。2016年4月確定了六大展陳內容,即兩個基本陳列《南海人文歷史陳列》《南海自然生態陳列》;兩個專題展覽《絲路帆遠——海上絲綢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探海尋蹤——中國水下考古與南海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兩個引進展覽《對話:海上絲綢之路與紫禁城》《風起馬六甲——14至20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馬來西亞》。7月9日,賜貴省長主持專題會議聽取展陳方案彙報,提出重要指導意見,並原則通過展陳方案。

  9月30日,完成展陳形式設計和施工一體化招標工作。12月13日,原則通過兩家展陳公司的形式設計方案。目前,根據專家意見,以現有文本框架為基礎,對文本內容進一步修改完善。同時,文物借展與復仿製和圖錄編纂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文物徵集引起廣泛反響

  藏品徵集方面,海南省文體廳會同省財政廳聯合出臺了《國家南海博物館藏品徵集工作暫行辦法》和《國家南海博物館捐贈獎勵暫行辦法》,確定了徵集範圍和種類以及程式等,並通過“首批文物捐贈入藏儀式新聞發佈會”向海內外發佈,引起廣泛社會反響。

  目前已組織了譚門漁民文物捐贈活動和海外文物回流入藏儀式,動員企業從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拍得的十件文物捐贈國家南海博物館;根據展覽需要對展品進行了重新梳理,徵集10余件《南海人文歷史》展覽重要文物;從湖南、江西的文物商店接收了一百餘件文物,並從收藏家劉建等處徵集137件海南歷史和民族民俗文物。 “華光礁I號”復原船製造第三方監理與驗收單位已選定。領航鯨標本已經從福州運抵海口暫存。

  海南省文體廳表示,目前國家南海博物館項目已進入倒計時衝刺階段,該廳將按照項目計劃節點,加大推進項目建設力度,全力爭取明年2月底實現開館試運營。(記者 毛雷)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