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賜貴在南陽村宣講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

2016-12-27 10:08:21|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董健雄

  鐫刻著341位烈士姓名的南陽人民英雄紀念碑,高高聳立在文昌市南陽村村口。村裏一棵大榕樹枝葉參天,穿越世紀風雨,守護著這片土地。

  90年前,文昌南陽地區的第一次黨組織會議就在這棵榕樹下召開。從此,革命的星火勢如燎原,紅色的旗幟始終屹立。

  12月5日,省委副書記、省長劉賜貴來到紀念碑前廣場老榕樹下,與革命老區群眾和基層黨員幹部拉起家常,回顧歷史、分析現狀、謀劃發展,宣講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陽光灑在榕樹上,每一個跳動的光斑映照著一段英勇壯烈的故事;臺階從紀念碑延伸下來,每一步凝固著一種黨的光榮傳統。劉賜貴帶領大家走上高高的階梯,來到紀念碑前,小聲誦讀碑文,默念一位位烈士的名字,緬懷革命先烈。劉賜貴還走進南陽人民革命鬥爭紀念館,認真了解南陽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開展的不屈不撓的革命鬥爭,以及為了革命事業作出的巨大犧牲和奉獻。

  “來到這裡無比感動,無比親切。”劉賜貴對大家説:“我的家鄉就是革命老區,我也曾長期在革命老區工作,對老區群眾感到既親切又崇敬。”他強調,我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不能忘記老區群眾的犧牲和奉獻,更不能忘記在老區群眾的支持擁護下形成的黨的優良傳統。

  劉賜貴指出,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日前在京勝利召開的中國共産黨十八屆六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從嚴治黨,確立了習近平總書記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審議通過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産黨黨內監督條例》,完善了“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各級黨組織的重要政治任務。”劉賜貴説,各級幹部和全體黨員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樹立“四種意識”,在政治上講忠誠、組織上講服從、行動上講紀律,旗幟鮮明地把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我們今天在這片土地上,在這棵榕樹下,一起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就是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劉賜貴説,這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面對機遇,我們準備好沒有”

  走在南陽圩上,墻上的兩張紅榜吸引了劉賜貴一行的注意。一張是當地今年考上大學和重點高中的學子名單及獎金,一張是當地村民捐款助學的名單。

  “咱們南陽不但山好水好自然環境好,社會風氣也很好,百姓勤勞,重視教育,鼓勵求學,為未來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劉賜貴説,我們完全可以發揮這裡紅色文化、優美環境、恬靜田園等優勢,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把美麗鄉村、特色産業小鎮發展起來,把全域旅遊發展起來,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越紅火。

  一位南陽企業家正打算回到家鄉開發鄉村旅遊項目。劉賜貴聽取了項目規劃的彙報,囑咐他一定要保護好和不斷改善生態環境,確保開發建設與原生環境相協調,同時帶動當地百姓發展。

  劉賜貴強調,落實好六中全會精神,最終要把我們的各項工作一件件扎紮實實推動好,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當前,海南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充分發揮三大優勢,大力推進“五網”基礎設施建設,海南的軟硬體發展環境越來越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遊客,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面對機遇,我們準備好沒有?村鎮能不能建設好?這都要靠大家的共同奮鬥。”劉賜貴説,美麗鄉村不一定要大拆大建,關鍵是科學規劃,抓住自身特點,適當改造、營造環境,建設花園式鄉村,建成城裏人都想來的地方,大家都能脫貧致富。

  “我們的一言一行,群眾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劉賜貴省長到村裏來給我們基層幹部講課,太難得了!給我們指明瞭發展方向。”南陽村幹部陳杏蘭説。大榕樹下的課堂,吸引了南陽的幹部群眾,也吸引了周邊各村的幹部、文昌各鄉鎮負責人和部分貧困村駐村“第一書記”,圍得裏三層外三層。看到大家這麼踴躍,劉賜貴特意給基層幹部“加課”。

  “鎮、村幹部都工作在第一線,和群眾的聯繫最緊密。我們的一言一行,群眾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我們工作得紮實不紮實,直接影響到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成效。”劉賜貴叮囑説,以實際行動貫徹六中全會精神,首先就一定要廉潔從政、敢於擔當、出於公心,無愧於自己的崗位和職責,為群眾作出表率。也只有這樣,才能帶動群眾開展工作,群眾才真正願意跟著我們推動工作。

  宣講結束,大家意猶未盡,紛紛圍攏上來。劉賜貴與各鎮、村幹部一一握手問候,就基層工作與大家溝通交流,臨時開起了“小灶”。

  “當前,脫貧攻堅是基層一份重要的‘擔子’。這項工作能不能做好,關鍵還看我們的工作細不細、精準不精準。”劉賜貴指出,一定要精準識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政策落地公平、公開、公正,得到群眾認可;要結合貧困戶實際扎紮實實採取幫扶措施;要把扶貧開發和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旅遊結合起來,改善設施、營造環境、吸引客人,創造更多發展機會;還要著力轉變群眾觀念,營造脫貧致富光榮、貧窮落後可恥的氛圍,讓脫貧戶戴紅花、上紅榜,大家爭當脫貧戶。“做到這些,就是精準”。

  “一定要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好,讓百姓的日子過好。”離開前,劉賜貴再次叮囑大家:“這就是對革命先烈們犧牲奉獻的最好告慰。”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許俊,省政府秘書長陸志遠,以及省直有關部門和文昌市負責人參加宣講。(記者 彭青林)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