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食+美景:玩出新花樣
二○一六年儋州“十大名菜”和“十大小吃”烹飪技能決賽中,參賽選手現場製作漁家黃皮雞。
儋州擂茶
“儋州的美食美景,真讓人忘不了!”近日,已踏上歸途的湖北遊客章昱君在微信群裏發了一組儋州名菜和名小吃的圖片,獲得眾多朋友的點讚。不少網友表示,希望能到儋州旅遊,品嘗當地的“十大名菜”“十大小吃”。
用“百里挑一”形容儋州“十大名菜”“十大小吃”評選,一點也不誇張。據介紹,報名參加儋州“十大名菜”評選的菜品有133種,參加“十大小吃”評選品種有146種。
美食文化
源遠流長
在儋州“十大名菜”“十大小吃”評選活動中,“中和”“東坡”成為高頻詞。
西元1097年,蘇東坡被貶儋州。相傳,居儋三年,作為美食家的蘇東坡,創制了“東坡荷香肘”“東坡扣肉”等美食,對儋州美食文化影響深遠。
製作者王利波製作東坡荷香肘時,結合傳統製作方法和現代烹飪技藝,選用儋州本地黑豬前肘、新鮮荷葉和廚師手工製作的酥皮。這道菜經過精心秘制,色澤金黃,表皮酥脆,肉質清香可口。
此次入選“儋州十大小吃”之列的美食中,還有多道令人垂涎欲滴的中和古鎮美食——
中和芝麻豆腐。據製作者湯錦蓮介紹,這道小吃,選用本地黑芝麻炒香,再配以米磨漿,如芝麻糊般在文火的鍋中攪拌而成。待冷卻後極像黑色般的豆腐,切小塊盛于碗中,用芝麻紅糖粉醮食或衝冰鎮糖水同食,口感細膩,讓人回味無窮。
中和香糕,可謂聞名遐邇。儋州東坡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韓國強,在他主編的《州城攬勝》一書中,對中和香糕進行了推介:香糕的選料有炒米、瓜條、瓜仁、欖仁、肉丁、豬油、芝麻、白糖等。製作者湯世強説,添加了保健植物辣木原汁,能讓這道傳統口味更受歡迎。
凸顯本土
生態優勢
松濤水庫是儋州市著名的旅遊區,水庫水質肥沃,是良好的淡水魚産地。水庫魚肥,肉質細甜而不澀。
據儋州名廚羊達儂介紹,松濤水庫風味魚,選用優質原料,去鱗,去鰓,去骨,風乾2—3小時後,用20多種輔料、調料密封腌制8小時以上,然後用純香玉米油進行炸制,待表皮金黃後撈出。
儋州北岸脆皮雞具有先天優勢,因為儋州北岸地區火山岩地帶水質好,農村散養走地小種雞,主要吃稻穀青草、雜蟲生長,肉質好。
儋州光村沙蟲,又稱“海腸子”,産于沿海灘塗泥沙之中,外觀長兩寸左右,狀若蘆芽。據當地漁民説,在滿月的晚上,沙蟲浮到淺海水面時為捕撈最佳時段。
吃飽了名菜,還得品嘗小吃,來喝一碗儋州擂茶吧。
擂茶其實不是茶。擂茶的製作很複雜,採用純手工磨制而成。擂茶的主要材料有:花生、芝麻、茶葉、蘿蔔幹、薄荷、羅勒(又名金不換)、紫蘇、芫荽、穿心蓮、苦刺心,還配有豆角、韭菜、蝦等。擂茶具有清熱、解毒、生津的食療效果。
粉絲時代
口碑傳播
中國烹飪大師、餐飲業國家級評委吳盛群説,儋州“十大名菜”“十大小吃”評選活動,不僅僅是一次美食的挖掘與發現,更是儋州美食品牌的打造與提升,對餐飲業、旅遊業發展將産生深遠影響。
目前,包括儋州在內的海南西線旅遊業,景區景點分散,屬於點狀分佈。儋州市旅遊委主任李洪濤説,“東坡文化體驗之旅”設置了從海口和三亞出發的兩條線路,能讓儋州的系列景區景點像珍珠般串聯起來。“美食+美景”的旅遊推介模式,將大力推動當地的全域旅遊發展。
如今,儋州的東坡書院、石花水洞、松濤天湖、海南熱帶植物園四大景區,以及力乍村、屋基村等一批鄉村遊景點裏,遊客經常“爆棚”,景區周邊的餐飲店也常常一座難求。眾多遊客在品嘗儋州“十大名菜”“十大小吃”後,將美食圖片上傳于個人微信、微博中,能夠發揮很強的網絡口碑傳播效應。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