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海口變"旅遊通道"為"旅遊目的地"

2017-02-07 09:42:17|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張曦晛

  立春後的瓊島北岸風光旖旎,春節黃金周入島熱剛剛褪去,新一波熱浪似已湧來。

  黃金周的一股“春潮”,涌蕩在椰城海口,令人感受到別樣的炫目:春節7天,海口接待遊客139.01萬人次,其中過夜遊客42.99萬人次,同比增長30.19%;酒店客房平均開房率69.66%,創下了旅遊統計以來的最好成績。

  然而這一股熱潮,似乎並未隨著工作日的開啟而停息。設在海口市旅遊委的假日辦,往年大年初六就算“完成任務”了,而今年,到初十還在緊鑼密鼓運轉著。

  “旅遊通道”,曾經被用來形容海口的旅遊,如今,一項項亮堂堂的數據説明,海口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旅遊目的地”。

  點亮了海口旅遊的奧秘在哪?

  記者連日走訪調查發現,夯基礎,借平臺,實打實為旅遊提供最“走心”的服務,這就是2017年海口旅遊火熱的秘密。

  內外兼修

  夯實旅遊基礎設施

  做到“走心”,不容易。自駕來海口過年的廣東遊客邢先生一家大年初四下午離港時感觸很深,“自駕了那麼多城市,還真沒見過哪個城市像海口,擔心遊客過港飲食問題,沿途免費發放礦泉水、餅乾、八寶粥。”

  做好旅遊服務,週到細緻的籌謀必不可少。

  2016年12月底,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張琦專門在市委常委會議精細部署春節假日旅遊。要讓來海口的遊客也像本地居民一樣擁有獲得感,就得抓旅遊綜合服務。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靠什麼?具體到一座城市、一個旅遊地,就具化為以遊客為中心,就是要做好對遊客的服務。

  海口為旅遊出手的“第一招”:夯實旅遊基礎設施,精準行銷。過去瓊北旅遊需求火候不足,表面上看是瓊南地區天氣更暖和,旅遊綜合建設更到位,可實際上很大原因在於瓊北景區産品品質不高,旅遊供給滿足不了需求。海口以“加法”解題,近年推出了一系列以旅遊景點建設為主的旅遊吸引物,從填補空白的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到充滿歷史韻味的騎樓文化街區;從創新推出的三角梅花展,到正在形成的影視旅遊産業鏈——海口文化産業園、馮小剛電影公社南洋街等,輔以對小街小巷、特色飲食街區的旅遊化改造。一攬子舉措的推出,使海口旅遊邁入了加速軌道。

  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增強旅遊吸引力,還得“內外兼修”。依託騰訊LBS大數據等進行旅遊客源地市場分析,海口由市領導帶隊,春節前即分赴各主要客源地開展假日旅遊宣傳攻勢。海口人的理解是:“把‘菜’做好了,還得把‘菜名’告訴人家,人家才願意來”。

  籌劃國際旅遊島花展、為海口野生動物園引進長頸鹿、觀瀾湖系列民俗活動、以“賞花逛街深呼吸”為主題的旅遊多元行銷,加之越來越多的開放性免費景區,海口旅遊通過行銷的展開而更加吸引眼球。“本就是上島第一站,何必一下飛機就往南趕路?”今年,很多遊客就是這樣被留下了。

  綜合服務

  提升遊客舒適度

  對海口而言,留下游客僅僅是一個開始,做好綜合服務更要集中火力抓重點。

  哪最容易出問題,就將目光緊緊盯準哪。

  過去,海口的景區秩序和進出島交通最受詬病,2017年,海口就集中精力抓重點部位治理,實施精細化、扁平化管理,此為海口發力旅遊“第二招”。

  大年初一,馮小剛電影公社火爆異常,大量遊客驅車前往,有人看到這火熱陣仗,自行開闢停車位,出價30元。網友“神奇的小小松”反映到微博上後,消息很快就反饋到海口旅遊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平臺。這個由微信工作群聯繫起來的53個部門聯合行動的工作機制,是海口假日旅遊治理扁平化管理的最大平臺。通過這個平臺,節中所有突發問題的統籌調度處理一路信息暢達。“高價停車費事件”在這個平臺反饋後立即得以處理,當天下午,不但取締了3處非法設置停車場,還在電影公社門口前公路兩側增設了臨時免費停車場。

  大年初二、初三,海口野生動物園遊人連續突破萬人大關,創開園以來最高紀錄,周邊停車壓力極大。聯席會議平臺調度交巡警支隊和秀英區聯合行動,省去了所有行文、去函、中轉程式,指令迅速下達,不出2小時,交通擁堵便得以解決。年初四下午,海口市長倪強到港口現場辦公,面對車輛出島高峰的預判,決定啟動假日旅遊應急預案,1小時內,所有部門人員到達現場,2小時內,物資準備就緒。在這樣的通達工作機制下,春節7天,海口沒有發生一起安全責任事故和重大旅遊投訴。

  紮實作風

  贏得遊客好口碑

  海口發力旅遊的“第三招”,是實打實以作風換口碑。今年春節,海口進島遊客猛增20%以上,集中考驗著這座城市的旅遊治理能力。

  事實上,從春節前夕開始,城市環境的壓力信號已經凸顯,海口垃圾由平時的每天2000余噸突增到3000余噸。然而,預想中可能會出現的雜亂在這個春節未曾發生,大街小巷依然整潔乾淨。“海口的環境讓人舒服,還是老家好。”從上海回海口過年的馮先生感言。

  在其背後,是1萬多名環衛工日夜奮戰的成果。近兩年來,“雙創”工作深入人心,幹部群眾素質得到整體提升,為海口城市環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海口市環衛局相關負責人笑言:“為消化這增加的1000多噸垃圾,我們的環衛工把春節當勞動節過了。”於是,海口環衛系統黃金周7天連續作戰,每天出動1.2萬人次,保障398條重點路段;市、區環衛的應急快速分隊、保潔突擊隊、水域突擊隊等700多人組成的大軍,也奮戰了整個春節。

  “公安+城管”的創新治理合力,在今年顯現出了應有的應急水準。2月1日,從重慶自駕到海南旅遊的吳女士,因丈夫唐先生突然肚痛不已而求助新海港的志願服務點。志願者們一路攙扶唐先生,給他倒了薑茶,海秀街道城管中隊指導員朱德華了解情況後,立即開車送夫妻倆去了海南省人民醫院。離開時,吳女士拉著朱德華不停地道謝:“你們海口是個有人情味的地方。”

  有人情味,這樸素的話語,也是最高的評價,海口通過全力抓好旅遊服務,讓遊客收穫了滿滿的幸福感。這片全心服務遊客的深情,正如北岸此刻的春潮……(記者 杜穎)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