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推行綠色發展方式 多措並舉築就脫貧致富路

2017-03-02 17:26:28|來源:海南日報|編輯:陳愛暖 |責編:張曦現

  群山環抱,九架嶺的霧飄過埡口,穿城而過,南開河的水綿長不絕。坐擁山水的白沙黎族自治縣,在剛剛過去的幾年裏恰如這綠水青山,延續著綿綿不斷的發展動力。

  省兩會剛剛結束,就如何貫徹落實省兩會精神,白沙縣委書記張蔚蘭表示:“在生態保護方面,將通過開展全縣生態修復、城鎮修補,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隨著人們對生態越來越重視,位於海南生態核心區的白沙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和認可。”張蔚蘭説,白沙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3.4%,良好的自然生態是白沙持續健康發展最寶貴的財富,守護好白沙青山綠水是省委、省政府鄭重的政治囑託,也是全縣人民共同的歷史使命。

  守著生態核心這一抹綠,白沙並沒有放緩經濟發展的腳步。2016年,白沙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4.27億元,同比增長6.5%,城鄉消費市場繁榮活躍,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三産結構由2011年的61.0:12.7:26.3優化為47.4:10.6:42.0。

  守著核心這片綠,發展如何更上一層樓?白沙給出的答案是在未來5年中,深入實施打造海南中部熱帶生態特色農業基地、海南中部綠色農林産品加工交易基地、海南中部休閒養生旅遊勝地、海南重要的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實踐區的“三地兩區”發展戰略。

  “白沙的未來發展,將緊緊圍繞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這兩項工作進行,通過打造茶香小鎮等鄉村旅遊小鎮,同時通過生態扶貧、電商扶貧等精準措施,實現3.08萬名貧困群眾脫貧。”張蔚蘭説,統籌生態保護與城鄉建設,打造生態白沙;推進舊城區改造和新城區建設,提升縣城品位和檔次;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脫貧攻堅,進一步探索新農村創建新模式,白沙還將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彰顯風格的民族文化傳承村。

  圍繞綠茶、雪茄、紫玉淮山、秀珍菇等特色種植業和林下立體經濟為重點承接産業落地,立足傳統的綠茶産業打造茶香小鎮,帶動更多村民致富。同時以邦溪鎮、七坊鎮為重點,加快發展農林産品加工業、商貿物流業和鄉村旅遊業。而在中部、東部、南部,則以縣城為中心重點發展生態農業、休閒娛樂業、康體養生業。

  一張綠色崛起的藍圖,正在山水黎鄉鋪開。

  而細看統計數據不難發現,白沙的第三産業增幅迅速,這得益於自去年開始蓬勃發展的電商産業,同時這也成為白沙助力脫貧攻堅的利器。“未來,白沙將把電商扶貧作為農業供給側改革的突破點和重要抓手。”張蔚蘭説,大力發展電商産業,實施農村電商精準扶貧“1310計劃”,隨著每個村建立1個村淘服務站,1個服務站帶動3家農村網店,每家網店帶動10戶以上貧困戶脫貧的“三年電商脫貧計劃”的鋪開,白沙也將在脫貧攻堅的同時,埋下産業發展的種子。

  此外,白沙還將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實現産業落地可持續發展、貧困戶人居環境改善、貧困群眾思想改變。並同步實現生態環境品質持續保持全省領先,基本建成主體功能區佈局和生態安全屏障,實現森林覆蓋率穩定在81%以上,加快推進生態保護與城鄉建設一體化建設。

  在此基礎上,白沙還將力爭實現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6%左右,優化經濟結構,提高傳統産業競爭優勢,提升農林産品加工業規模與集聚效應,讓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明顯快於經濟發展速度,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

  實現了“十三五”開局的良好起步,白沙未來將著力打造海南重要的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建成海南最具原生態特色的綠色宜居家園。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