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昌90後“深漂”青年 鋼筆畫繪製大美海南

2017-03-06 11:21:44|來源:國際旅遊島商報|編輯:陳愛暖 |責編:張曦晛

  【文體】【即時快訊】屯昌90後“深漂”青年 鋼筆畫繪製大美海南

  黃群近照

  【文體】【即時快訊】屯昌90後“深漂”青年 鋼筆畫繪製大美海南

  海口火山口世界地質公園。

  【文體】【即時快訊】屯昌90後“深漂”青年 鋼筆畫繪製大美海南

  三亞河漁港。

  【文體】【即時快訊】屯昌90後“深漂”青年 鋼筆畫繪製大美海南

  瓊海潭門老渡口。

  鄉愁是什麼?有人説鄉愁是沿著泥瓦飄散的炊煙,是透過層層雲彩照在椰子上的第一縷晨光,是拍打在飄搖船舶上的一陣陣浪濤,也是守海人千古不變的的澄凈目光……

  “我不會寫詞作曲唱出讚咏的歌,好在我還有一支老鋼筆,可以勾勒出我心中的海南印記。”海南屯昌90後青年黃群説,自2011年外出求學,畢業後選擇到深圳打拼,至今已離鄉6年。為了緩解思鄉之情,他利用閒暇時光為故鄉創作鋼筆畫。近日,他將自己創作的一組鋼筆畫發表于網絡上,引起點讚無數。

  一個人,一支筆,一座島。白紙和鋼筆成為鄉愁的寄託,水墨化作纏綿的思念。數個夜晚,黃群在檯燈熒白色的光暈下,對著老照片,一筆一劃描繪出大美海南的獨特魅力,留住故鄉記憶。

  故鄉作他鄉初識遊子意

  黃群的畫作因向海口市旅遊委微信公眾號投稿而被發現。在這篇題為《年過完了,我還是捨不得這樣的海南》的投稿裏,黃群一共為海口、三亞和潭門三地的6處美景畫了6幅鋼筆畫,每幅畫都配上了幾句短詩,圖文並茂,感情真摯。

  “其實我並不是專業畫家,創作鋼筆畫算是個人愛好。離鄉已經6年,我渴望用這種方式來紀錄一個異鄉人的遊子情。”黃群説,在海南,每到一處,他都會隨身帶著速寫本和鋼筆進行速寫,或拍下當地景色,回家對著照片以鋼筆畫的形式進行二次創作。如今,鋼筆繪海南已經成為他對家鄉的情感寄託。

  2011年,黃群揮別家鄉屯昌來到位於山東青島的中國海洋大學就讀旅遊管理專業。此去多年,當年的青蔥少年已然開始面臨人生的抉擇,也走向了與故鄉漸行漸遠的旅程。2015年,大學畢業後,黃群輾轉多地,最終選擇來到深圳打拼,從事UI設計工作。深圳的喧囂繁忙和海南的寧靜悠閒截然不同,每當結束一天的勞碌,黃群望著街道中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心中總會泛起莫名的傷感。

  “成為一名‘深漂’後,我才意識到家鄉早已融入了我的血脈。”黃群説,少年不識愁滋味,直到獨在異鄉面對人情冷暖,才發現自己竟如同無根的浮萍一般寂寥。從前讀不懂的鄉愁,都在心中深深紮根,每當夜深人靜便悄然生長,讓離愁別緒在心房蔓延。“每當這時,為家鄉創作的念頭就會在我腦中出現。”

  雖然多年來,黃群一直有為家鄉創作的念頭,但苦於工作忙碌,一直沒能行動。直到去年春節放假回家,他和親友在海南各地遊玩時,再次被家鄉的美景深深觸動,讓他終於開始行動。

  “去年春節,我和朋友起了個大早到海口騎樓遊玩,街上只有老街坊忙活的身影,正是當時的寧靜祥和場景激起了我的創作熱情。”黃群回憶,早春的清晨,陽光為騎樓染上金色的薄紗,路上的行人寥寥無幾,早起的老街坊相互寒暄,開始張羅一天的活計,仿佛歲月從未走遠,一切仍是舊時光裏的淳樸模樣。

  筆尖留畫卷重拾故土情

  “創作鋼筆畫的過程,也是我以另一個維度重新認識故鄉,重拾故土情的過程。”黃群認為,海南雖是個孤懸海外的小島,卻山光水色一應俱全,不僅如此,各色風土滋養出自成一格的人文風情,讓小島成為一個容納的人文生態系統。

  “海南的美,在於每到一處都有其獨特的風土人情,時光在每寸土地中沉澱下不朽的故事。”黃群説,在與親友遊覽時,他越發被海南的大美所感動。“這種美不僅在於景色,更在於這片熱土上,人們的執著與奮鬥。”

  而將景致繪成畫卷時,手中的老鋼筆猶如媒介,畫筆勾勒的線條猶如聯結時空的絲線,讓黃群與筆下的故鄉展開跨越時空的交流。

  “每到一個地方,我都堅持找出當地最具風情的景色作畫。”和大多數人一樣,黃群對景色最感興趣的就是“美”,但這種“美”不僅涵蓋了形態美、佈局美更有歷史人文美。

  黃群筆下的潭門老渡口是一扇圓柱門,門頂端挂有“潭門故事”字樣的牌匾,數根船木從頂端伸展,船木低端垂挂著許多銅鈴,就像一個個風鈴。似乎風一吹,這些銅鈴就會發出悅耳的聲音,奏響一首耐人尋味的老歌。

  “當地漁民告訴我,造門的木頭都是從廢船上拆下的老船木,它們雖然不能再出海,卻化作了這片土地的一部分,永遠守護著潭門。”黃群説,在這扇門中,他感受到潭門人在千年流轉的時光中,世世代代對海的守望。

  於是,他為筆下的潭門老渡口寫下這樣的短詩:“潭門老渡口訴説著過去,在這裡除了能聞到香氣四溢的美味海鮮,還會發現這裡的漁人也是三沙勇敢的守衛者。”

  在三亞河漁港,遠處廣闊的海面和近處停泊的漁船渲染出經年的滄桑。漁船仍是傳統的木質結構,剝落殆盡的白漆依稀顯示出它們已有些年歲,海浪拍打著船身,潺潺的水聲似乎在默默地訴説這些老船曾經在寬闊的海灣裏捕回多少魚,經歷了多少風浪。黃群説,“在畫下漁港船隻時,我仿佛化身老船長,在三亞河中飄搖。”

  “常常畫著畫著就突然淚流滿面。”黃群説,每幅畫從構圖到完成都要花上至少五六個小時。有時,一幅畫完成,已經是淩晨一兩點,城市寂靜無聲,四週只剩下他的桌前還留著一盞燈光。“這時我突然懂了艾青的詩句。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他鄉引共鳴同訴鄉愁濃

  通過海口市旅遊委的微信公眾號,黃群的作品紅了。現在,刊登黃群作品的微信文章已經有近1.3萬的閱讀量,不僅受到島民的喜愛,許多“深漂”的海南人也大量轉發黃群的作品,還有的人想將他的作品列印成明信片使用。

  “沒有想到我的作品能有這麼大的反響,我想這是因為大家對故鄉都有著一樣的眷戀吧。”在黃群看來,攝影雖能更直觀便捷地展現景色,但鋼筆畫的細膩更能牽引遊子們心中柔軟的鄉愁,成為濃濃思念的寄託之物。

  “我希望更多人能通過我的畫知道這片熱土曾經發生過什麼,銘記過什麼,對後世有何意。”黃群説,鋼筆畫的每一筆一劃不僅是對家鄉的解讀,更是遊子對家鄉的眷戀。再多的筆墨也畫不盡家鄉的美,自己仍選擇繼續畫下去,讓在外的遊子們也能感受到家鄉的發展與變化。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