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家長好苦惱:推廣學生彈性離校之路有多遠

2017-03-21 16:00:01|來源:海南日報|編輯:陳愛暖 |責編:張曦晛

  【教育醫衛】【即時快訊】海口家長好苦惱:推廣學生彈性離校之路有多遠

  2017年3月7日,在海口市玉沙實驗學校設立的“愛心書屋”裏,放學後的孩子們在邊看書邊等待家長接送。

  3月10日下午4時,校園裏的鈴聲還沒響起,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學的門口早已被一群等待多時的家長們堵得水泄不通。“怎麼還沒出來,我今天還有急活,只跟單位請了半小時的假。”家長曹毅和等得有些不耐煩。

  每逢週一至週五,海口的不少家長都會和曹毅和一樣為這個“四點難題”頭疼不已。而這個難題在全國都十分普遍。近期,這個難題終於開始有了解決之道——前不久,南京、揚州等地率先開始試行“彈性離校”,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將在全國分三步走推行“彈性離校”。

  所謂“彈性離校”,就是學校在放學後為學生提供延時照顧服務,以此緩解“放學早、下班晚”的接送難題。對“彈性離校”家長學校怎麼看?在海口推廣之路有多遠?

  家長

  絕大多數希望實施

  家長邱耀在海口一家廣告策劃公司上班,每天下午的三四點是他們團隊探討方案的時間。為了平衡工作和孩子接送問題,從一年級下學期起,他就為孩子報了託管班。

  “其實我們也不願意這麼做。”邱耀告訴記者,他嘗試過自己請假去接,但那並不是長久之計,次數一多領導難免會有意見,自己的工作也跟不上步調。因此,儘管對託管並不完全放心,但邱耀還是無奈地選擇了這一方式,“如果真能推行彈性離校,我肯定舉雙手贊成。”

  家長張甜、麥正為認可邱耀的看法,她們坦言,中國媽媽大多是職業女性,為接孩子只能早退,有的家庭爺爺奶奶可以接送就相對輕鬆,但回家後孩子是玩遊戲還是學習無法保障。“如果孩子放學後能在學校裏邊參加興趣活動、邊等家長,我們很省心。”麥正為説。

  張甜很看好“彈性離校”這一模式,她認為這種模式很人性化,即使多收點費用都她都願意接受。在記者隨機採訪的10名家長中,所有家長都贊成實施“彈性離校”這一方法。

  學校

  “彈性離校”不易實行

  一邊是家長的一片叫好,另一邊則是老師、學校的一片擔憂。在記者的採訪中,眾多教育界人士都表示“彈性離校”看起來雖好,但執行起來還有許多難題需要攻克。

  四年級老師王海麗拿著自己一天的工作表對記者説,“我每天6點多起床,7點到學校,下午4點放學改作業、備課也要兩個小時。即使是除去中午2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我一天的工作時間也超過了8個小時,如果再增大我的工作量,我如何做好教學?”

  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學教師陳瑩更多的是考慮孩子的安全問題。她認為“彈性離校”後的時間本來就屬於非義務教育時段,一旦實施,如果沒有制度和經費跟進,孩子的安全無從保障。

  海口市秀峰實驗學校校長李玲也倍感擔憂:“按理説,這筆費用只能通過財政撥款或是跟家長收費解決?如果財政撥款,這筆資金如何能快速發到老師手中?”李玲還表示,如果效倣南京,老師每天照管一個“彈性離校”學生一兩個小時僅能獲得2元補貼,這樣的方式不可能長久。

  教育局

  海口暫無計劃

  就在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中小學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後服務責任,鼓勵學校自主探索,提供各類免費服務供學生和家長選擇。

  一方面國家似乎對“彈性離校”勢在必行,另一方面,海口市教育總督學王涯燕則坦言,海口也有自己的擔憂。在這其中,財政難題最令人撓頭揪心。

  “財政撥款可以用於相關消耗品購置、場地使用、購買社會服務、人員補助等費用,但通過這一途徑,務必涉及到財務、人社部門的通力合作,同時也需要一套完善的機制,能夠解決各類可能出現的問題。”王涯燕表示,目前海口還沒有相關機制,各方面準備也不夠完善,因此近期海口暫時還不會推行。

  記者了解到,海口目前已經擁有各類託管機構數百家,在明確“彈性離校”計劃前,海口市教育局將繼續通過一手抓監管,一手加速“午餐計劃”實施,全力保障每一個孩子的食品、衛生、住宿安全。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