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是展示弘揚中國優秀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在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即將開幕之際,3月23日下午,故宮博物院與海南省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增強海南文化的傳播力、影響力和自豪感。
海南省省長劉賜貴、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出席簽約儀式。
海南省副省長王路、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宋紀蓉分別代表雙方在合作協議上簽字。
雙方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為目標,立足故宮資源優勢和海南文化特色,在文物保護、展覽交流、人才培訓等方面加強密切合作,促進海南在博物館陳列展覽、文創産品開發、學術研究、文物修復、古建修繕等領域加快發展,增強文化遺産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簽約儀式前,劉賜貴、單霽翔圍繞加強雙方交流與合作,促進海南文化事業發展舉行了工作會談。
劉賜貴代表海南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書記羅保銘,對故宮博物院長期以來給予海南的支持幫助表示感謝。他指出,近年來,我們充分發揮生態環境、經濟特區、國際旅遊島三大優勢,加快建設“一帶一路”戰略節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不斷加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文化交流合作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海南具有多彩的文化遺産和水下文物遺存,文博文化資源豐富,發展空間廣闊。我們將抓住此次簽約契機,大力支持故宮博物院在海南的各項工作,有力推動海南文化和文博事業發展,把海南建設得更美、更具文化品位和國際水準。
單霽翔表示,海南有豐富多彩的文化景觀和民族文化,有廣袤的海洋文化和文物遺存,這些都奠定了海南文物大省的地位,是未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深厚文化資源。故宮博物院與海南國際旅遊島的強強聯手,必將進一步推動雙方在文博和公眾文化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取得新的令人鼓舞的成果,有力提升海南文化的傳播力、影響力。
會談中,雙方一致認為,故宮與海南有很深的淵源,故宮的許多文物與文化遺存或直接來自海南,或經海南由海上絲綢之路源源不斷進入紫禁城。雙方一致同意,在適當時候舉辦海南文物“回鄉”展,給海南人民帶來更多“文化大餐”,增強海南的文化自豪感;共同推動故宮學院落戶海口騎樓老街,促進傳統文化傳播,開展公眾教育和文博學術研究、業務交流、專業技術培訓等,為騎樓注入更多文化內涵。
省政府秘書長陸志遠主持簽約儀式。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