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召開南洋文化節海內外鄉親主題交流會

2017-04-05 09:43:2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俊嬌 |責編:張曦晛

  國際在線海南頻道報道(鄭蕊 張慧臏):4月2日,文昌市召開2017年第六屆海南文昌南洋文化節海內外鄉親主題交流會,文昌市委書記陳笑波發言致辭。

圖片默認標題

文昌市委書記陳笑波在推薦會做重要講話 鄭蕊 攝

圖片默認標題

文昌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曉橋主持會議 鄭蕊 攝

  凝聚僑心發揮僑力 是全體文昌人民的一貫共識

  陳笑波在致辭中説,一直以來,文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發揮華僑獨特的作用,堅持利用春節、中秋節、清明節等重大節假日華僑回鄉省(xǐng,醒)親的機會,以上門拜訪、會見座談等形式,向僑胞通報家鄉建設發展情況,了解僑胞的所思所盼,徵集僑胞的意見建議,汲取僑胞的思想精華,促進家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建設。

  同時,文昌市政府積極回應僑胞建議,展現僑鄉作為,推動僑鄉發展。僑胞鄉親們在歷年南洋文化節提出來的意見建議,都進行了分類登記,逐一梳理落實。

  不忘故土回報桑梓 是文昌僑胞的固有傳統

  陳笑波説,廣大海內外鄉親們在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始終沒有忘記家鄉各項事業的建設,或扶危濟困,或捐辦公益,或投資興業,或奔波五洲四海為家鄉招商引資,竭心盡力支持家鄉建設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捐資捐物折合人民幣4.6億元,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美麗鄉村、抗災救災、扶貧攻堅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涌現出邢李火原 、陳文民、陳修炳、潘正洲、張學修、黃守正、齊必光、李興福、符傳軍、符國成等一批“愛鄉戀祖、回報故土”的傑出僑胞代表。近年來,文昌市引進僑資企業47家,投資總額達9.55億美元,納稅總額2.53億元人民幣,為3000多人提供就業。

圖片默認標題

活動現場 鄭蕊 攝

  傳承情誼共促發展 是海內外文昌人的共同願望

  陳笑波表示,文昌將搶抓機遇,主動作為,狠抓落實,全力營造友好合作的良好氛圍和創新創業環境,推動“三力”文昌加速發展。   

  第一,持續推進以政務、投資、生態、市容、市政、交通、旅遊、法制和人文等為重點的“九大環境”建設,去“梗阻”、補“短板”,不斷優化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第二,深入推進“椰林工程大行動”,用三年時間在全市新增種植椰子樹30萬畝。今天上午,椰樹集團、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和海南正業中農高科技股份公司三家著名企業與市政府達成協定,將投資4.35億元,在文昌種植約15萬畝椰子樹。我們致力於在優化生態環境、增進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時,以椰子樹這個文昌特色的承載鄉情鄉愁文化元素,凝聚所有海內外文昌人的愛家愛鄉、建設文昌的強大合力。

  第三,以項目作為經濟建設的著力點,確保經濟發展行穩致遠。“點線面”立體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市建設,重點打造東郊椰林小鎮、會文佛珠小鎮、航天龍樓小鎮、錦山漁牧特色小鎮、鋪前民國騎樓旅遊小鎮、潭牛文昌雞美食小鎮等6個特色産業小鎮建設,統籌抓好八門灣、銅鼓嶺、月亮灣、淇水灣、高隆灣等旅遊組團,形成多點支撐、連點成線、全面開花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加快推進約亭、龍樓、東郊“一園三地”農副産品加工物流園區建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農産品加工業。特別是紅嶺水庫灌區東幹渠是一個文昌發展的“源頭活水”工程,該工程建成後,紅嶺水庫的水將覆蓋全文昌,所有田間地頭的灌溉渠道都優化配套,將切實解決工農業生産等工程性缺水和群眾飲水安全問題。我們要加快完善全市供水和灌溉設施,做好農業産業佈局調整和循環農業發展文章,調優做強綠色實體經濟,發展壯大特色品牌農業。

  第四,深化發展南洋文化,提升文昌僑鄉影響力。我們正在選址建設南洋文化節永久會址,不斷提升南洋文化節舉辦品質,努力將其打造成為海南乃至海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文化節慶品牌。加快推進文昌歷史文化園項目建設,確保2018年建成開園。要繼續徵集相關文物和資料,豐富展示內容,使僑鄉文化在文昌這塊熱土上永放光彩,代代傳承。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