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地瓜主題公園 儋州海頭地瓜積極開拓行銷新路徑

2017-04-14 09:39:00|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張曦晛

圖片默認標題

  村民剛剛把收穫的地瓜分級裝進不同筐裏,就有貨車到種植基地滿載運走。最近,儋州海頭地瓜成了搶手貨,線上線下購銷兩旺。“海頭地瓜”品牌越發響亮。

  具有“粉、甜、香、皮薄、色好、安全、營養、口感好”等特點的海頭地瓜,躋身儋州“九大農産品”之列,在規劃建設世界地瓜主題公園進程中,更是身價倍增,面臨諸多利好。

  “嘖嘖嘖,海頭地瓜味道真不錯,我還想多吃一個!”4月13日,來自甘肅的遊客彭曉曉一邊品嘗海頭地瓜,一邊忍不住連聲稱讚。

  海頭地瓜緣何被青睞?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是重要原因。

  海頭鎮位於珠碧江畔、北部灣東岸,境內有積水量2503萬立方米的紅洋水庫,年均氣溫23.4℃,而16℃~30℃是最適宜地瓜生長的溫度。該鎮土壤具有含沙量高、沙粒細、柔軟鬆散、通風透氣的特性,有利於地瓜養分的累積和轉化。

  從這種優質環境生産出來的海頭地瓜,含有豐富的澱粉、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A、B、C、E及硒、鉀、鐵、鈣等各種微量元素和亞油酸等,營養十分均衡。

  近年來,由於儋州創造良好投資環境,一批批創業興業者紛至遝來,來自四川的蔡富強就是其中之一。

  蔡富強前幾年在儋州偶爾吃到海頭地瓜,覺得味道不錯,於是買了一批寄給遠在四川的親友,大家都誇海頭地瓜好吃。

  這讓蔡富強找到了商機。他毅然來到儋州,成立海南源創匯智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到海頭鎮租地大規模種植海頭地瓜。從100畝試驗田起步,2016年他與一群志同道合者在海頭鎮種植了1500畝地瓜,以4元/斤回收,買出去10元左右,供不應求。他自豪地説:“海頭地瓜從種下去到收穫,至少4個月,不催熟,實行標準化種植,産品品質好、賣相好。”

  在種植、收穫週期上堅持“4個月”標準的同時,儋州海頭地瓜種植合作社負責人葉春保説:“我們邀請了海南省農科院作為技術支持單位,對本土地瓜品種進行搶救和改良,推出本地紫薯、黃金薯等優良品種。”

  除了有科技力量支撐,儋州市委、市政府對海頭地瓜産業大力扶持。在種植環節,儋州農業部門無償提供地瓜種苗、肥料,引導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種植;在品牌推廣環節,該市撥出專項品牌資金,引導企業和合作社採取“線上線下”等多渠道並進的行銷模式,不斷擦亮海頭地瓜品牌。

  應用“互聯網+”等行銷方式,海頭地瓜暢銷省內外市場。儋州“121網店”負責人黎斌説,2016年底,該網店開始銷售海頭地瓜,今年繼續熱銷。對於海頭地瓜的品質和口感,客戶紛紛點讚。

  蔡富強説,該公司今年規劃種植海頭地瓜5000畝。其中,依託2000畝基地建地瓜博覽園,包括地瓜育苗、深加工等;以“公司+基地+農戶”方式帶動周邊村莊發展3000畝種植基地。他所在團隊還引進相關技術力量,研發出地瓜紅棗窩窩頭、地瓜脆條、甘梅地瓜、地瓜千層卷等系列美食,著力於把海頭地瓜做成養生高端食品。

  儋州市農委副主任吉家川透露,目前全市地瓜種植面積有3500多畝,年底計劃拓展到1萬畝。同時,市委、市政府推出“四個統一”戰略,即統一標準、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形象,使海頭地瓜實現標準化、規模化和品牌化發展。

  在産業融合大背景下,規模經營的海頭地瓜産業迎來新機遇。

  3月25日,儋州市世界地瓜主題公園規劃設計啟動會在海南大學召開。海南大學副校長、海南大學熱帶農林學院院長胡新文提出,建設世界級地瓜主題公園,打造集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良種良苗繁育、有機栽培示範、專用藥肥生産、産品深加工、旅遊觀光、體驗農業、科普教育、中央廚房等三次産業高度融合的農業綜合體。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