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余暉,灑在正在建造的五艘臨高漁船上。
一名工人正在新建造的漁船龍骨上鑽眼。
用土辦法燒制異形造船船板。
四面環海的海南島上,海南的先人們幾乎與生俱來學會了與大海對話。他們伴著海浪成長,通過耕海牧漁獲取生存必須的食物補給,在海潮的漲退之間,感悟人生起落。海洋孕育著無限可能,而要走向深海,打開更廣闊的世界,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造一艘能夠經受風雨考驗的船。
素有“南國漁鄉”之稱的臨高,5萬多人從事漁業生産,有漁船5400多艘。臨高不僅漁民多,造船技藝在省內也首屈一指。臨高廣船造船技藝,工匠造船不需設計圖紙,百噸級木船的形狀、設計、功能,全部了然於心中。由數十名工匠合力,耗時數月打造出來的木船,外形優美,堅固耐用。在現代船舶製造業蓬勃發展的今天,臨高生産的“廣船”,仍是許多老漁民首選的捕撈作業工具。
今年3月,海南省公佈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臨高廣船造船技藝入選。帶著一份好奇心,記者來到臨高縣調樓鎮黃龍上村,走近一個造船之家,聆聽他們與船的不解之緣。
百噸大船手工造
上午10點,位於黃龍上村臨海的一片沙地上,一家頗具規模的露天造船廠迎來了一天當中最忙碌的時刻。兩艘大船“骨架”已經成型,工匠們在船體內忙碌趕工。
“臨高是漁業大縣,這是我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技藝,不能丟。”為了方便施工,船廠廠長王家興穿著一身厚厚的粗布衣服。王家興説,他14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出海打魚,經常在海上跑一趟就是幾個月。1983年,全國開始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他和父親放棄了“海漂”生活,在村裏開始經營起這家當初並不起眼的船廠。掐指算算,已經過去了34年。
在王家興的記憶中,造船這門手藝是父親手把手教會他的,而父親又是從爺爺那裏學來的,王家造船至少已經傳了四五代。以前,船廠造的都是十幾噸位的小船,還有木篷船,這樣的船不具備遠洋捕撈作業的條件,用材主選杉木。現在,隨著船廠規模的擴大,造船水準的提高,經常要造百噸級的大木船,為了提高抗風浪能力,造船所用的木料,大部分都是從國外進口的高檔硬木。
“臨高的廣船造船技藝,跟廣東、廣西的造船風格類似,但在一些細節處,也存在著差別。”王家興説,在海南島內,儋州、三亞、東方、文昌等各市縣的漁民都慕名來臨高購買木船,臨高新盈、調樓一帶生産的200噸級的大船,可以開去南沙海域捕魚。相比鋼船,木船堅硬程度雖然差一些,但使用壽命和維修成本,有著明顯的優勢,不少老漁民鍾愛臨高生産的木船。
不需圖紙全憑“感覺”
一艘大船,從購買木料到上漆完工,建造流程十分複雜。然而,臨高人造船,卻不需要圖紙,老師傅全憑“感覺”,按工序一步步推進。“我1976年高中畢業就開始幹造船了,要説圖紙,都裝在我們腦袋裏。”黃龍上村的工匠張朝波已經從事造船行業30多年,他一邊畫線一邊告訴記者,造船經驗非常重要,就拿備料來説,最大發揮木材的使用價值,體現著一名工匠的水準高低。
“造船有100多道工序,只有認真做好每一個細節,才能造出牢固、安全的船舶。”王家興説,選木是造船的第一步,造船常用的木材有黑鹽木、梢木、鐵木,船體龍骨、底骨、船板等各個不同的位置,需要用不同的木材。木材買回來後,還要曬木,根據造船需要切割成各種形狀的木料。木料備好了,就可以正式開始造船了。
對於海邊漁村而言,造船是一件大事。船東一般會選擇一個吉日,準備好拜神的酒食,在龍骨上繫上紅布,鳴放鞭炮,豎起龍骨。龍骨立起之後,船匠們就可以互相協作,開始按步驟施工,搭骨架、建駕駛樓、安裝機器,接著安裝船板,形成一個完整的船身。船造好之後,會擇吉日下水,這一天敲鑼打鼓,鳴放鞭炮,懸挂彩旗,船工共同舉杯祝福。
“臨高人造船,會把石灰、桐油、椰絲調出灰漿,把灰漿填充進船縫裏,提升船的防水性能。”王家興説,臨高的廣船造船技藝,既沿承了廣東、廣西一帶廣船造船技藝的風格,又融入了海南特色。他們廠出去的木船,使用壽命可達二三十年。
“90後”潛心造船承祖業
在獲知臨高廣船造船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後,王家興十分高興。他説,應該加大力度,對造船技藝進行挖掘和保護。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打工,造船人才面臨著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為此,他將自己的3個兒子留在船廠工作,把自己一生所學,傳授給了下一代。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