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王五鎮興文村灌木林裏古油茶樹
海南油茶的果實。
油茶,在海南被稱為“山柚”,多栽種于荒山野嶺。這是一種古老的木本油料植物,大山深處,高高的嶺上,那是油茶生長的地方。它低矮的樹形,並不起眼,更無魁偉高大,傘狀的枝枝丫丫伸展開來,葉片碧綠油亮,尖尖的,綴滿在細長的枝條上。
早在2300多年前中國就開始栽種油茶,從秦漢年間走來,一路領略過漢武盛世、貞觀之治等中原王朝的輝煌,也經歷了兩晉南北朝與五代十國的人間風雨滄桑。直到明朝年間,隨著海南進入大開發時代,油茶才從大陸地區傳入這個海島。如今,由於熱帶地區海島氣候與土壤的滋潤,海南山柚已經成為享譽國內的神奇油料作物。
油茶記載多見古籍
中國種植油茶歷史悠久,一顆飽含香油的油茶籽曾經多次出現在古代的文籍中。
早在先秦年間的書籍中就有“貞木”或者“禎木”的記載。《山海經·東山經》中有“東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禎木”。對此,清代農學家張宗法在《三農紀》中,稱其為“南方油實也”,也就是油茶。為何稱為“貞木”呢?原來,油茶“冬夏常青,未嘗凋落,若有節操的女貞樹”。
地處油茶重要産地的宜春學院老師楊抑曾深入研究過中國油茶史。他撰文介紹,在經濟性能上全面揭示油茶的要算明代農書。最早的是成書于明初的俞宗本《種樹書》,其中寫到“九月移山茶”“十月收茶子”。
能較全面反映油茶的是明末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書中把油茶定名為“植”:“植木生閩廣、江右山谷間,橡栗之屬也……實如橡鬥,鬥中函子,或一二(顆)、或三四(顆),甚似栗而殼甚薄。殼中仁皮色如榧,瓤肉亦如栗,味甚苦,而多膏油,江右、閩廣人用此油,燃燈甚明,勝於諸油,亦可食。”這説明當時在兩廣、福建、江西等省,人們已廣泛採用油茶榨油。
之後半個世紀的宋應星在巨著《天工開物》中,把油茶擺在植物油料中的第7位,即:芝麻、蘿蔔子、黃豆、白菜子、蘇麻、油菜子、搽子(油茶籽)。楊抑認為,這是因為茶葉也有可以作為油料的茶葉籽,由於都有“茶”字,容易混淆,因此宋應星不願稱油茶為“茶”。而當時油茶産區的人慣稱油茶為茶子樹,遂將油茶改為“搽子”。至今湖南、江西一帶人們依然稱油茶為“茶子樹”。
油茶花美麗動人,又稱為“山茶花”,自古就有很多詩文名家為之傾倒。晚唐詩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稱:“山茶葉似茶樹,高者丈余,花大盈寸,色如緋,十二月開。”北宋大文學家黃庭堅在《白山茶賦》咏嘆道:“麗紫妖紅,爭春 而取寵,然後知白山茶之韻勝也。”明代文學家王世懋在《閩部疏·花疏》中寫道:“黃山茶、白山茶、紅白茶、紅白茶梅,皆九月開。山茶花大而韻,亦茶中之貴品”。
海南山柚種植始於明代
近日,記者來到瓊海市會山鎮中酒村採訪,這裡有棵據稱樹齡達500多年的“山柚樹王”。
車進村莊,順著一條水泥道拐到村後向西100米處,一下車便赫然看見綠瓦紅墻環抱中,幾棵枝椏挺拔的油茶樹綠葉繁茂、鬱鬱蒼蒼。門口右側豎立著一個直條大石,勒刻著“油茶樹王”4個大字,還有一行紅色行體小字:“中酒油茶樹王,樹齡590年。”
據茶樹主人陳家輝介紹,這棵老樹果大、籽多,油質優良。油茶王結的山柚果大如拳頭,最多能有12個籽粒。一般山柚仁1斤籽粒只打2.8兩油,而山柚樹王能打3.2兩油,且油色朗黃透明,濃香撲鼻。
這株老油茶樹或許正是當年油茶隨移民入瓊的最好見證,也是海南油茶史的“活化石”。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