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重點産業“強筋健骨” 實體經濟長出“肌肉”

2017-04-25 10:24:51|來源:新華社|編輯:陳愛暖 |責編:張曦晛

  新華社海口4月24日電題:海南:重點産業“強筋健骨” 實體經濟長出“肌肉”

  産業基礎薄弱的海南省,近兩年選擇12項重點産業作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綠色實體經濟。一季度,全省12個重點産業合計實現增加值800.5億元、同比增長12.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12.5%,帶動GDP增長8.9%。

  重點産業“塊頭”變大

  4月上旬,一場人工智能與真人對打的撲克賽事——“‘冷撲大師’VS 中國龍之隊”表演賽在海南生態軟體園舉行。賽後“中國龍之隊”隊長杜悅宣佈進駐該軟體園。他説:“在這裡註冊公司僅需3小時,還有配套IPO、辦公場所、低息貸款等一條龍服務,我們對海南的互聯網發展前景很有信心。”

  海南生態軟體園企劃部陳金梅介紹,海南生態軟體園短短幾年已吸引騰訊、東軟、中軟、印度NIIT、金山雲等1512家企業註冊。2016年海南生態軟體園實現産值233億元,稅收11.2億元。

  長期以來,産業結構單一、經濟體質“單薄”的海南,給人的印像是産業只有旅遊、農業、房地産。2015年,海南以國際旅遊島建設為總抓手,把符合綠色低碳環保要求和國際旅遊島定位的互聯網産業、醫療健康産業、現代金融服務業、會展業、教育文化體育産業以及原有的支柱産業旅遊、熱帶高效農業等作為12個重點産業,並制定了“三年成形、五年成勢”的行動計劃。

  經過兩年培育,海南12個重點産業創新活力不斷顯現。一季度全省互聯網行業增加值增長30.5%,對整體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1.4%。金融業增加值15.6%,佔GDP比重達到9.7%。科教文衛體等現代服務業形成新的增長點。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首個海外直管足球學校落戶海口,馮小剛電影公社影視製作基地全年檔期已排滿。傳統的旅遊業一季度接待遊客增長12.3%,其中入境遊客增長49%。海南旅遊業接待人數連續3年每年增長超1000萬人次。房地産業去庫存取得明顯成效。

  結構優化內生動力增強

  一季度,海南又交出了一份出色環保成績單,全省空氣品質優良率高位提升0.6個百分點,地表水質優良率提高2個百分點,飲用水100%達標。取得這一成績的背後,是産業結構的調整優化,12項産業發展壯大。

  2016年,海南省12個重點産業累計實現增加值2940億余元,增速9.9%,快於海南整體經濟增速2.6個百分點,擔當起了引領經濟發展的重任。今年一季度,12項重點産業的發展帶動全省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産業比重持續提升。

  據海南省統計局副局長王淵介紹,一季度海南省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在轉型升級、結構調整方面顯現3個亮點:

  一是主要經濟指標好于預期。一季度社會投資同比增長11.2%,好于去年平均水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這是海南8個季度以來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外貿出口增長150%,取得突破。二是品質和效益雙升。一季度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5.2%。地方一般稅收收入佔比達到77.4%,服務業利潤與工業利潤增長較快。財政收入和行業利潤的快速增長,表明海南經濟既長骨頭也長肉。三是市場活力增強,生態環境向好。一季度新增市場主體1.5萬戶左右,失業率控制在2.4%以下。

  據介紹,一季度海南熱帶特色高校農業投資增長72%,低碳製造業投資增長108%,文化産業投資增長96%,醫療健康産業投資增長499%,油氣産業投資增長628%。重點産業投資快速增長預示著海南這個經濟體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多措並舉推進重點産業成形成勢

  記者採訪了解到,兩年來,海南多措並舉抓落實,12項重點産業鏈條逐漸清晰成形。

  強化産業發展引導。12個産業分別成立了省級層面的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了相應的産業發展規劃、支持政策和優惠措施。

  以項目為龍頭促進産業發展。海南連續開展招商引資活動,組織港澳臺、北京、廈門、深圳等招商活動。去年12個産業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約1330億元,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約122億元,佔全部新開工項目投資的近7成。

  推進簡政放權,提高行政審批效率。海南省在重點園區實行“六個試行”,以規劃代立項、以區域評估代單個項目評估。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整合建設省級政府綜合服務平臺“12345”和全省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海南省委主要領導表示, 12個産業以現代服務業為主,有利於發揮海南的生態優勢。今年是海南省推進12個重點産業實現“三年成形”階段性目標的第三年。海南將打造産業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集聚效應;用足用好稅收優惠政策;完善服務産業的基礎設施,進一步做好“五網”基礎設施及社會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完善産業園區、重要經濟發展帶與中心城區、交通樞紐的“內暢外聯”。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