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喊“預備,跑”,一群“運動員”就已向前狂奔,到達終點後,有的跳入水池游泳,有的在岸邊小憩……這些“運動員”,就是儋州蘭洋鎮放養基地的山豬。該基地負責人説:讓山豬多運動,可多長瘦肉,增強免疫力;山豬在水池裏粘上紅壤泥漿後,可減少毛髮寄生蟲,讓山豬更健康。
頗具特色的生豬産業,為儋州贏得了“國家生豬標準化養殖示範市”稱號。不僅僅如此,作為農業大市的儋州,近年來躋身“中國優質蔬菜基地十強縣(市)”“中國果蔬産業綠色農業産品示範市”“中國特色農産品示範市”之列。
系列“國字號”,使得儋州特色高效農業“氣場”十足。2016年,全市農林牧漁及其服務業總産值達171.8億元,同比增長5.1%。儋州市委書記張耕表示,堅持産業興市和“調優做精第一産業”思路,多措並舉、精準發力,實施精品名牌戰略,推動産業提質增效升級,為長遠發展鋪路搭橋。
“土”産品暢銷省內外
倉庫裏的空盒又在增加,求購電話卻不時響起。今天,儋州市白馬井鎮“吳氏糖寮”負責人説,一般的紅糖、白糖,市場價每斤不到10元,但他們生産的土糖零售價每斤超過30元仍供不應求。
黑中略泛黃的儋州土糖,似乎有點其貌不揚,卻暢銷省內外市場。“吳氏糖寮”第五代傳承人吳小健説,他堅持用祖傳手工技藝制糖,雖然很“土”,但突出原生態,不加入任何化學品。因而經他指導製作的土糖,以其獨有口感、品質,受到市場的歡迎。2016年底至2017年初的榨季,糖廠實現銷售收入320萬元,同比增長30%以上。
據了解,作為“老字號”的儋州土糖,歷史底蘊深厚。其土法制糖技藝已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擴展項目名錄,並在申報國家級非遺名錄。
看似“土氣”,實則“老字號”的儋州農産品不在少數。
惟有馬井地下水,清風不改舊時波。儋州粽子行業協會會長王開元介紹,儋州白馬井,因漢代伏波將軍馬援的白馬踏出地下水而得名。取此井中之水來蒸煮以蝦米為料的粽子,便是有名的“伏波蝦米粽”,而儋州這樣的“老字號”粽子品牌還有不少。
三級監管保品質
長勢葳蕤的菌草揮舞著細長葉片,展示著“點草成金”的底氣。儋州牧春綠色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才偉説,該公司推廣的500余畝菌草基地,已通過了GAP認證(良好農業規範)。菌草除了為畜牧業提供優質飼料,粉碎了裝袋還可以“以草代木”培植靈芝、食用菌、藥用菌等,成為循環農業的典型之一。
有底氣的不僅僅是菌草業,儋州系列農産品具有得力的品質支撐。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