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了,應該怎麼辦?要不要打回去?”這個問題讓很多家長困擾不已,有人堅持要打回去,也有人認為要寬容相待。日前,我省一所幼兒園就發生了一起這樣的事件:一小女孩“打”了班上的一名男孩,引發雙方家長矛盾升級,同時很多孩子都反映被該女孩“欺負”過,女孩家長出於各方面的考慮,最終辦了退學。
這件事情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和反思,孩子被“欺負”,家長、學校、孩子到底該如何處理呢?
女孩愛動手惹眾怒無奈退學
日前,海口一幼兒園旁,幾名接送孩子的家長圍坐在一起聊天。“小薇退學了……”“啊,不至於吧……”談起這樣的結局,家長們唏噓不已,雖説他們的孩子都曾是“受害者”,可面對這樣的結果,他們還是於心不忍:小薇該怎麼辦呢?
事情要從兩個月前説起。小薇和小城的家長在班級QQ群、微信群裏“掐”起來了,原因就是小城家長反映小薇經常欺負小城,小城因懼怕小薇有些厭學。雙方家長情緒都比較激動,老師、其他學生家長紛紛勸阻。但與此同時,很多家長也反映,他們的孩子也曾被小薇欺負過。過了兩天,小薇的父母通過微信、電話、面對面等方式向家長們道歉,但小城的父母並不接受,小城很長時間沒來上學。但出人意料的是,過來一段時間,小城來上學了,大家都以為事情化解的時候,小薇卻再也沒來幼兒園了。“小薇退學了,聽説雙方家長私下鬧得很不愉快,給幼兒園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小薇的父母也想給孩子換一個環境,就暫時退學了。”該班家長卓先生表示,他的女兒也曾經被小薇“欺負”,晚上躲在被子裏哭,但小薇退學還是讓他覺得難過。“可憐天下父母心。”卓先生唏噓感慨。
打回去還是寬容相待?
事情的發生,引起了很多家長的反思。其中有一種聲音就表示,如果每一個被小薇欺負的孩子能當場打回去,一則孩子不會成為懦弱的受氣包,不至於不敢上學;二則小薇也不敢再在班上“橫行霸道”,最後也不至於退學。
但也有家長表示,孩子之間推推搡搡,其實是一種他們獨有的溝通方式,不要以成人的眼光來評判。也就是説,孩子到底有沒有“受欺負”,不應該由我們來判斷,而應該交回給孩子自己。如果對方孩子並沒有用武力來達到目的並樂在其中的主觀故意,我們的孩子也並沒有在被打後産生委屈、恐懼、憤怒的情緒,那我們完全沒有必要主動去引導孩子,讓他們覺得自己“被欺負”了。不能因為總害怕自家孩子吃虧,就不惜扼殺孩子們單純的友誼和快樂,更不應該把事情鬧大。
到底怎樣處理才對孩子有利?
任教海師附中的海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級教師李慧君認為,説到底,處理這件事情的出發點只有一個:怎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那麼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給孩子“貼標簽”,比如“欺負人”“受氣包”等。
“‘孩子被欺負如何反擊’這樣的話題既是老話題也是新話題,生活中處處可見,但處理好確實是一門學問。對於雙方孩子而言,都不快樂,一方被打了,另一方可能被孤立了,更重要的是影響孩子性格的健康塑造。” 李慧君認為,這件事情的發生,老師、家長、孩子都應該吸取教訓,好好做功課。
對於小城父母的所作所為,李慧君認為處理得過激了,把孩子之間推推搡搡來表達友好意願的方式貼上了“欺負人”的標簽,因為小孩子的認知和情感水準很低,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意味著什麼。小城的父母認定自己孩子“被欺負需反擊”這樣的事實,一則會讓小城自身有陰影,覺得自己是弱者,二則小薇覺得自己是個愛打人的壞孩子,會不知所措。“特別是伴隨著小薇的退學,小城會承受很大的壓力,鬧到最後沒有贏家。” 李慧君表示,家長除了寬容,更要讓自己的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比如:大聲告誡對方“你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對的”“我會打回去的”;迅速遠離對方,確保不會進一步受到傷害;尋找身邊成年人的幫助和保護……“作為家長,特別要注意疏通與孩子溝通的渠道,讓孩子跟你們溝通,然後安慰引導他們,不要呵斥他們。有的時候,不妨讓他們做適當的反擊,但當攻擊停止的時候,反擊也要停止。”李慧君表示,最重要的是,孩子要學會交朋友,融入集體會擁有震懾危險的力量。
對於幼兒園老師而言,李慧君認為,他們的引導作用是很大的,發現小薇打人的時候,不管她的動機如何,都要讓她知道這樣不對,並通過一些方式讓她承擔一定的後果,比如讓她獨自待在一旁,暫時把她和其他小朋友分開。但是,當她融入集體表現出友好、正確的與人相處方式時,馬上表揚她,以此讓她知道什麼才是合理的表達自己訴求的方式。“老師可以在班上用繪本、遊戲的方式,告訴孩子如何與人相處,孩子容易接受,也會印象深刻。”
“至於小薇的家長,這正好借這個機會好好教育一下孩子‘怎樣才會有小朋友願意與你玩’,要給孩子立規矩,要訓練孩子懂禮貌、懂邊界、懂換位思考。”李慧君説,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不清楚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有時甚至不知道打人別人會痛。可以通過多看繪本的方式,讓小薇知道哪些行為是受小朋友歡迎的、哪些行為是別人不喜歡的。其次,家長也可以讓她體驗一下“被打”的後果,比如會痛、會被孤立。再次,這樣的孩子一般缺乏安全感,建議家長要多陪伴,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