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聚焦海南農墾改革成效——看海南農墾轉身“下海”

2017-05-08 10:21:06|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張曦晛

  《人民日報》聚焦海南農墾改革成效——

  看海南農墾轉身“下海”

  5月7日10版“新農村”,以較大篇幅聚焦海南農墾改革成效。報道説,一季度,海南農墾控股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3.35億元,同比增長20.91%。這意味著,多年來裹挾著虧損的海南農墾在第一季度財報中迎來了開門紅,實現扭虧為盈。海南農墾轉身“下海”,著力深化土地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非農場功能社會化改革,終於在今年春天迎來了回報。

  報道指出,土地,成為農墾改革首先發力的對象。針對土地管理中出現的積重難返問題,海墾精準發力,精準改革。有序開展土地清理,推動農場土地確權,墾地聯動破解農場土地頑疾……截至今年2月底,全墾區收回被侵佔土地5.93萬畝。

  此外,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海墾的不二選擇。

  向著集團化邁進。海南省委副書記、省深化海南農墾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長李軍介紹,海南墾區集團化改革帶來了“三個轉變”:單位性質從政社企混合實體向完全市場主體轉變,管理體制從行政隸屬向以資本為紐帶的母子公司轉變,運行機制從行政命令向法人治理轉變。

  向著重點戰略邁進。通過集團化改革,依託資源稟賦,推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舉措。“八八戰略”是海墾為自己量身打造的經營方略。

  一年多來,伴隨改革的縱深推進,在海南農墾的紅土地上,茶業、果業、胡椒、草畜、南繁等專業化公司紛紛成立,農場脫胎成為完全的市場主體。

  報道説,長期以來農場擔負基層政府的諸多職能,社會事務由企業承擔,社會治理主體不明確,管理效率低下,是農墾尾大不掉的又一沉疴。因此,在多年探索的基礎上,海墾創新設立了“居”服務,並使這一服務在全墾區實現全覆蓋,激活了墾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

  “居”服務,推動了農場企業化改革。截至目前,海南農墾農場企業化改革任務已經完成過半,東昌、中坤、中建、南濱等25個農場完成公司制改革,組建20家農場公司。農場公司全面走向市場,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市場主體。同時,“居”服務給農場經營注入了動力。2016年4月,海墾整合烏石農場等茶葉資源,組建五指山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擁有茶園面積達2萬多畝,年産茶葉500余噸,産值近億元。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