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在美舍河東風橋生態修復段,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綠植組組長李志錦告訴記者:“近期,我們在東風橋開始補種3000棵紅樹,計劃9日完工。”
在靠近東風橋右岸金時水上運動中心段,幾十名工人正在烈日下抬苗、挖坑、栽種,緊鑼密鼓地種植著紅樹林。
據了解,紅樹林主要生長在熱帶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塗,由於紅樹林特殊的生長習性,需要週期性潮水浸淹。而東風橋每個月差不多有6次大潮,且河水的鹽度達到4‰至10‰,能夠保障紅樹的生長需求。
東風橋生態修復段兩側長有1500米,此前3月份已經種植了3000多棵紅樹。記者在現場看到,先前栽種的紅樹林長得鬱鬱蔥蔥,生機勃勃,有些紅樹已經長出了嫩黃的新芽,甚至在一些綠葉下能隱約看到白色花骨朵。“你看,上次我們檢查發現紅樹的根部已經長出了白色如海綿狀的新根,這裡是很適合紅樹生長的。”李志錦點開手機照片給記者看,“此次共計栽種3000棵紅樹,主要在一些不適合蘆葦和再力花生長的區域補種紅樹林。”
針對東風橋這個段特殊的地理位置,此次栽種的紅樹林既栽種了一些耐淡水浸泡的,對極端條件抗性比較強的樹種,比如秋茄、瓊崖海棠等,同時也適當地搭配栽種了一些海蓮、木欖和鹵蕨等,以達到景觀美化效果。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