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2日下午,兩場暴雨來襲,海口多處路段積水沒膝。暴雨中,海口交警、環衛、排水等部門工作人員堅守一線,全員上崗,啟動預案開展雨天交通疏導工作。同時,海口多個生態修復示範段項目成效顯現。
據顯示,20日的暴雨3小時內最大降雨量達129.9毫米。
“前面積水太深,市政人員正在進行強排,車輛請繞行。”今天16時20分,在金龍路與龍華路交叉口,積水已沒過膝蓋,一抹抹綠色的身影正在雨中忙著指揮、疏導車輛離開積水區域……
暴雨中,隨處可見海口交警、排水人員、環衛工人的身影,為全面做好雨天排水工作,確保市民暢通出行,海口市市政管理局排水管道養護所採取措施應對暴雨襲擊,及時啟動了雨天排水預案,200多名排水工人守在各積水路段,清理井口垃圾雜物。
目前,海口共有16條汛期易積水路段,海口市市政管理局排水管道養護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雨水從匯集到排放,大致可分為滲水、收水、輸水、蓄水、排水5階段,當遇到局地、短時、強降雨時,雨水落地後,自然匯集向低窪處流動,道路上若有塑膠袋、廢紙片等垃圾雜物阻擋水流,雨水匯集排放速度將受到影響。
此外,海口歷史上大部分市政排水管網設計標準不高,難以滿足大暴雨天氣下的排洪需要,城中部分區域在早期開發時對地下排水管網的建設沒有同步跟上,造成雨水無處可排。
針對全市易積水點,市政部門已制定了相應的防汛預案,落實了防汛責任人及搶險物資。據介紹,每次遇到暴雨,市政部門工作人員都會第一時間前往積水點進行巡邏查看,提前介入,並成立了一支60人的應急搶險隊伍。
近年來,海口市啟動了多個生態修復示範段項目建設。暴雨中,美舍河展示了海綿城市生態治水蓄滯雨洪的強大功能;長堤路項目示範段內透水自行車道、火山岩擋墻、親水棧道及帶有凈化水質作用的綠植,具備雨洪調蓄的功能。此外,長濱路的海綿化改造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往暴雨時長濱路總會有一些積水,但是這次基本沒什麼積水。”市民王先生説。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