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出環境品質持續全國領先的“海南路徑”

2017-06-05 09:48:11|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張曦晛

  末尾有圖【焦點圖】【即時快訊】趟出環境品質持續全國領先的“海南路徑”

遊客遊覽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攝

  末尾有圖【焦點圖】【即時快訊】趟出環境品質持續全國領先的“海南路徑”

  陵水分界洲島旅遊區,人工培育的珊瑚生長良好。 海南日報記者 張傑 通訊員 符育銘 攝

  末尾有圖【焦點圖】【即時快訊】趟出環境品質持續全國領先的“海南路徑”

三亞“雙修”提升城市品質。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末尾有圖【焦點圖】【即時快訊】趟出環境品質持續全國領先的“海南路徑”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什寒村建設美麗鄉村,村民吃上“旅遊飯”。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末尾有圖【焦點圖】【即時快訊】趟出環境品質持續全國領先的“海南路徑”

  沿海紅樹遍灘礁,椰樹勁風立海岸。乘著東風,鳥瞰瓊島大地,山水呈現出自然色彩盤。

  在這怡人的自然色彩裏,有著一份綠色的嚮往——在一脈相承又層層遞進的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海南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將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浸融在特區基因裏,體現在決策中、實踐中。

  深植綠色發展理念

  今年4月,華能海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海口電廠領到了期待已久的證書——首張具有全國統一編碼的排污許可證。

  “領取首張排污許可證,是激勵也是鞭策,我們將更加積極履行污染治理的主體責任。”華能海口法定代表人符和萬説。在160多頁的許可證副本中,既寫明瞭污染物排放許可限值、許可條件等技術指標,也嚴格規定了自行監測、管理臺賬、信息公開等要求,濃縮著排污許可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不易,也帶著環境管理轉型的鮮明印記。

  實際上,除了對排污許可證及其管理進行改革探索以外,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在不同領域亦頻頻出招,不僅舉措多、分量重,同時節奏更快。

  去年4月份,省政府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深入推進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行動,提出“三年攻堅、兩年鞏固,到2020年我省城鄉環境建設、自然生態系統恢復、環境品質水準應達到的各項具體量化指標”。

  從湖到海,從水到土,從山林到海洋,從城鎮到鄉村……海南深入開展的各大專項整治行動和生態文明建設,將山水田林湖體系貫通、煥發生命力,彰顯自然生態的本真顏色。

  這顏色是青山綠水,是藍天白雲,是對綠色發展理念的踐行。

  蓬勃健康的海南色彩,源於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省戰略,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抓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機遇,強化生態環境建設和污染治理,走出環境品質持續全國領先的“海南路徑”。

  念活“綠色發展經”

  “我們寧願增長慢一點,也堅決不上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項目!”今年省兩會上,現任省委書記、時任省長劉賜貴擲地有聲的承諾,是建設生態文明、改善環境品質的堅定選擇,也是海南調整産業結構實現轉型升級、精心呵護生態環境的有力體現。

  關於嚴把項目準入關和環境關,有這樣一則企業“遷址”的故事:海口高新區有一家做汽車的企業,最初的選址是在萬寧而非海口,但由於萬寧缺乏該項目落戶的相應園區條件和環境條件,經過多方論證,最終政府選擇將該項目遷出,落戶到海口。

  這個項目地址“靈活改變”的背後,貫穿著“嚴格”二字——即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省第七次黨代會提出,海南的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要從源頭上把好生態關,讓山更綠、水更清、水更藍、空氣更清新。

  如何管?怎麼做?海南的答案是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完善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嚴格執行以黨政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等。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念是實踐的指南。目前,我省已制定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環境保護督查制度,在澄邁、瓊中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試點,從源頭上、制度上構建生態環境防護網。

  持續強勁的發展脈搏,在“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辨證選擇中勃勃跳動,我省將經濟社會發展寓于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之中,念活“綠色發展經”,算長遠賬、整體賬和綜合賬,提供綠色發展的“海南答案”。

  保護生態漸成社會共識

  算綠色發展的綜合賬,還要加上好山好水帶給人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雖然我只是每年冬天過來,但我希望萬泉河水越來越清澈,瓊海的環境越來越好。”年初,從北京來瓊海過冬的“候鳥老人”汪阿姨拍視頻舉報了一段排水管有污水排進萬泉河,相關部門了解情況後迅速採取整治措施。

  細微之力也會産生巨大能量,生態文明建設中每個人都是踐行者、推動者,人人有責、人人受益。

  今年5月份,母親節的那個週末,按照原計劃,首屆螢火蟲主題園觀賞活動在海口某度假酒店安排放飛上萬隻螢火蟲。但週末到來,活動卻沒有如期舉行。

  原因是活動被叫停了。5月10日上午,海南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等多家環保機構聯名發佈公開信,指出“螢火蟲對環境要求高,放飛就是放死……該活動將造成螢火蟲大量非正常死亡”。當天下午,海口市政府多個職能部門介入調查,查明螢火蟲觀賞活動主辦方沒有辦理相關手續,不具備活動舉辦資格。

  對小小螢火蟲的關心,是人們對自己周圍生態物種和自然環境的關切。今年6月5日是第46個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是旨在引導社會各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自覺踐行綠色生活。

  從自然生態中收穫幸福的鑰匙,藏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相伴、無間互動中。海南生態文明建設將廣泛的生態共識深植于各個層面,撒播綠色發展,倡導節約意識、環保意識,以增強全社會生態自覺的“海南行動”。(記者 周曉夢 通訊員 孫秀英 周海燕)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