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推進山體修復項目 受損山體重披“綠衣”

2017-06-06 09:28:26|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張曦晛

  原標題:三亞推進山體修復項目,抱坡嶺等受損山體重披“綠衣” 昔日“禿頭山”今現鳥鳴花香

  【今日焦點文字列表】【即時快訊】三亞推進山體修復項目 受損山體重披“綠衣”

2015年,“禿頭”的三亞抱坡嶺。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今日焦點文字列表】【即時快訊】三亞推進山體修復項目 受損山體重披“綠衣”

6月5日,三亞抱坡嶺廢棄礦山經過治理修復後綠意蔥蘢。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樹葉的顏色是什麼?綠色!答案似乎不言自明。

  然而,三亞市吉陽區抱坡村村民高小妹兩年多前的答案卻與此不同。她那時親眼所見:樹葉是灰色的,生長著樹木的山也是灰白色的。

  如今,漫步在抱坡嶺,只見三角梅、鳳凰樹以及自然生長的各色野花野草搖曳生姿,除了滿眼的綠,還有紅的、黃的、粉的花草點綴其間,多彩色調和諧地鋪展在山嶺上,一派花香鳥語讓人心曠神怡。

  然而,灰色的記憶總是不時閃現。“抬頭一望就是禿山,平日裏裸露的石壁反射陽光灼熱刺眼,樹葉上落滿白灰。一遇雨天,泥水、沙石就從山上往下滑落。”高小妹説,兩年多前,村門前的抱坡嶺是塊進不得的“禁地”。

  作為石灰岩礦山,從1930年代起,抱坡嶺就被開挖,東邊山嶺甚至被削平,山體裸露面積達6.3萬平方米,垂直高度達168米,危岩聳立,時而滑落的沙石不僅危險,更給周邊村民出行帶來諸多苦惱。

  高小妹的這份“非典型”填色答案,因2015年2月一支“補山”施工隊的進駐,開始改變。那一年,三亞成為全國首個“雙修”試點城市,山海河等自然生態環境開始獲得全方位修復呵護,其中,抱坡嶺成為該市首批山體修復試點之一。困擾高小妹及鄉親們多年的“禿山”難題,迎來轉機。

  禿山該補嗎?怎麼補?能補好嗎?一串串問號接踵而至。抱坡嶺受損程度嚴重,山體水土涵養能力幾乎喪失。修復團隊做了20層梯臺,頂著烈日一層層地培土植苗,運用海綿技術提供灌溉,選配多種樹種保證山體全年青翠。在自然恢復為主與人工修復結合下,抱坡嶺種上了萬餘株耐旱、耐貧瘠的本土植被。

  如今,兩年多來的山體修復與植被自然生長,曾經的石頭山搖身變成動植物的“樂園”。10萬餘株喬木、9萬餘株灌木舒展枝葉、盡展綠顏。高小妹和鄉親們可以盡情呼吸,不必再擔心鼻孔滿是灰色的塵渣了。

  “政府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企業積極參與,破損山體重現綠顏,昔日‘禿山'成為工人們休憩、散步的後花園,車間機器作業的轟鳴聲與山間鳥鳴聲齊聲協奏,成為最動人的合奏曲。”位於抱坡嶺山腳下的華盛水泥廠員工蔡山敏説。

  山體修復工程猶如一個個神奇的“調色盤”,去年三亞已成功修復抱坡嶺等受損山體,12.6萬平方米的綠色重現山間,綠化率接近100%;

  今年,該市還全面開展“雙修”升級版建設,加大山體修復力度,41萬平方米的增綠將給35個破損山體重披“綠衣裳”。一道道經年累月的“傷疤”將逐一修復,三亞城市品質和形象不斷提升,更多的三亞百姓和外來遊客持續提升幸福感。

  “來,看過來,笑一個。”傍晚,高小妹帶著孩子沿著抱坡嶺1.2公里的通道邊散步邊拍照,笑聲連連。

  時隔兩年,高小妹再尋填色答案。“天是透著清的藍,樹葉是包裹著水的綠,山是蔥鬱的黛青!”她動情地説,“不,山是五彩斑斕的,是嗅得到香、聽得到蟲鳴鳥叫的五彩山!”(記者 林詩婷 黃媛艷)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