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石生活器具:開啟海南火山文化的一扇窗

2017-06-19 09:42:17|來源:海南日報|編輯:陳愛暖 |責編:張曦晛

  【文體圖文列表】【即時快訊】火山石生活器具:開啟海南火山文化的一扇窗

  火山秤砣

  火山石生活器具:

  開啟海南火山文化的一扇窗

  火山石,黑黝黝的,摸上去有些粗糙,被艷陽炙烤,似乎還帶著火山熔岩的余溫。瓊北地區的眾多火山古村鎮,承載著火山文明,人來人往,只留下淡淡足跡。瓊北火山地區被稱作羊山地區,這裡被火山石覆蓋,訴説著海南的石器文明,在海口石山火山群周邊方圓千里之內,還有上千個完全用火山石壘築成的“火山村”。

  歲月流轉,因為失去了實用價值,用火山石打造的生産生活用具大多已找不到蹤跡,海口經濟學院高永南老師窮十餘年之功,將它們蒐羅、整理,在學校博物館集中展示,成為外界了解火山文化的一扇窗口。

  海南石雕文化藝術源遠流長,種類繁多,石門、石狗、石井,不一而足,從事研究者也不乏其人,而高永南這些年收集的火山石秤砣就有上百個,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火山石鎖、火山石硯、火山石牌。

  民俗專家鐘捷東認為,海南火山文化包括“歲時民俗”“崇拜與信仰”“故園人文”“人生禮儀”“風味小吃”“工藝與養殖”“鄉土風物”和“火山民居”八大類,高永南收藏的火山石秤砣、石鎖等民間生活用品,屬鄉土風物一類。

  用腳步丈量古村,為火山石擦去灰塵,收穫的是沉甸甸的歷史厚重感,同樣,也是一份寶貴的民間歷史文化遺産。

  追溯過往,與老一輩生活有著萬縷關聯的火山石生活用具,更是沉寂多年,鮮有人問津。“它們就像久別的朋友,帶給我無盡欣喜。”海口經濟學院博物館負責人高永南説。

  【文體圖文列表】【即時快訊】火山石生活器具:開啟海南火山文化的一扇窗

火山石硯

  在博物館內,還有一處火山石硯專題展櫃,20余方火山硯臺,在這裡靜訴過往。

  高永南打趣地説,“方”字不夠準確,因為其中還有兩個圓形火山石硯臺,但它倆不叫圓硯,有個怪名叫“辟雍硯”。

  作為文房四寶,石硯出現得最早,遠在新石器時代,先民便用石頭研磨顏料,描繪圖案。魏晉南北朝時期,圓形硯供磨墨的硯堂開始興起,其周邊出現凹槽墨池,人們名之“辟雍硯”。

  《禮記王制》載:“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高永南解釋道,古時候學校或明堂建在四面環水的圓形島上,而此類硯臺與之形似而得名。北京故宮內立於圓池島上的正方形攢頂重檐殿堂,正是清代所想像復原的周天子講學的明堂建築,匾額題“辟雍”。

  所以,辟雍,是文人墨客神往的殿堂,辟雍硯與其朝夕陪伴,時時激勵學海行舟。

  “火山石辟雍硯,三足形態,直徑16釐米,高6釐米,硯堂直徑11.5釐米,四週凹槽寬1釐米,深0.6釐米。硯底足間鑿內外雙圈裝飾。整硯造型厚重、古樸、端莊。”在辟雍硯一旁,有詳細的介紹。

  “每收集一件海南舊時物件,我都要仔細比量,並用文字記錄著。”高永南説,相比于材質高貴、刻製精湛的硯臺,海南火山石硯或許並不出眾,但它的古樸厚重,卻受到海南民間文化人的喜愛。

  【文體圖文列表】【即時快訊】火山石生活器具:開啟海南火山文化的一扇窗

  火山石鎖

  有人説,在海南,每個火山古村,每塊火山石,都記載著海南文化記憶與生活方式,是海南本土文化的瑰寶和歷史見證。

  火山石鎖便是其中之一,若不是特別介紹,真不知石鎖還曾風光無限。

  高永南説,由於塊頭大,火山石鎖被放置在博物館一條長廊上,很多師生參觀後都很好奇,甚至想舉起來操練一把。

  “這些石鎖,多數是走村時,從當地村民手裏交換而來的,也有少部分是前些年在古玩市場低價買來的。”高永南説,火山石鎖,顧名思義,石鎖材質為石,形狀若鎖(老式銅鎖),石料就地取材,海口地區的石鎖通常是用火山石打制而成。

  石鎖源起可追溯到唐代,科舉制度中,專為選拔武官而設的武科,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當時,射箭、馬槍、舉重、負重等是武科考試的主要內容,舉重最初是要求雙手舉起關閉城門用的栓門石,此後,才設計打制出便於握舉的石鎖、石墩。

  “這裡的石鎖,最輕的只有2公斤,最重的達到50公斤。”高永南説,從袖珍石鎖到大力士才能舉起來的石鎖,在海南,可能很難再找到大小規格如此齊全的火山石鎖。

  相傳,石鎖是古時軍營將士練功的工具,後來,民間將其演變成一項集力量、技巧、健身於一體的傳統競技項目。石鎖舉法分為抓舉和擺舉兩種,還有擲、接等花式玩法。重量較輕的石鎖以花式錶演為主,表演時,石鎖上下翻飛,表演者剛柔並濟,給觀看者帶來樂趣。

  “這個重達17公斤的火山石鎖,狀若拳擊手套,渾圓,光滑,它是粵省‘道光壬午科(1822年)中式第三十九名武舉勞開明’(瓊山永興儒雲村人)兒時練功用的。”高永南説,在探訪古村時,得到了這件石鎖。

  一直致力於鄉土文物收集研究的鐘捷東,前幾年就受邀去過海經院博物館,很佩服高永南老師的行動:“作為一個外地人,能將海南民俗文化、草根文化傳承下去,從挖掘、整理到布展是一個系統而又繁瑣的過程,他用一己之力和並不寬裕的經濟條件,通過走村等方式收集到這麼多塊被埋沒的民俗老物件,非常難得。”

  鐘捷東説,火山石鎖是清末民初大戶人家看家護院的法寶,因海盜、土匪在那一時期較為猖獗,所以石鎖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樣是由於磨損斷裂問題,通常它們是一兩代人的習武用具。

  火山石秤砣

  在博物館繼續參觀,上百個火山石秤砣躍然眼前,一個形狀矮圓的火山石秤砣,造型可愛,像個窩窩頭,肩部渾圓,打磨得非常規整,無任何缺損。“這麼多秤砣,都是在哪收集的?”訪者不禁發問。

  “古玩市場有啊,看到一個,就收一個。當然了,有些秤砣,也是在古村裏找到的。”高永南説。

  前些年,高永南在附近古村的一戶農家歇腳,看到他家門旮旯裏有個灰濛濛的石頭物件,拿起一看是個秤砣,火山石質,與常見的鐵秤砣形制相似。高永南十分喜歡,與農戶商量購入了秤砣。

  仔細端詳,這個秤砣橢圓狀,無棱角,從下往上分三級遞次縮小,中部掐腰,紐部稍扁平,有繩孔。“從磨損風化程度看,應該至少有幾百年曆史了。”高永南説。

  去年8月,高永南在西線高速路附近的一處村落尋訪古井古碑,在空曠破舊的院落外又發現一個大秤砣,也是火山石材質,主體器形狀如啞鈴,中間打制四條旋紋。“緣分,總是在不經意間。”高永南笑著説。

  在很多人看來,火山石秤砣並沒有太大的收藏價值,而高永南認為,這些被遺忘的生活用具,正是組成海南火山文化的重要部分。

  鐘捷東説,高永南老師收藏火山器具,歷史資料少之又少,但通過海南社會環境、民俗習慣可以大致推斷出,它們多數來自於瓊北地區,從風化及使用程度上來看,它們在清末民初使用較為廣泛,例如用火山石製成的秤砣,在長年累月的使用過程中,會出現風化變輕的現象,一旦變輕,它就失去了“稱量”的價值。

  海南省博物館南海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釗認為,海經院博物館收藏展出的瓊北地區火山石生産生活用具種類豐富,數量龐大,地域特徵明顯,令人震撼。他建議海經院博物館面向社會開放,繼續挖掘海南民俗文化。對於上百種火山石生活用具,可一一標明其“來自哪”“傳統作用”,讓人們在見到實物後,能馬上圖文對應,便能起到更好的普及效果。

  【文體圖文列表】【即時快訊】火山石生活器具:開啟海南火山文化的一扇窗

火山石牌

  “跟火山石牌的淵源,要從走村時發現的一件寶貝説起。”高永南説。

  2010年,高永南到訪海口雲龍鎮儒林村,跟著村民的腳步,在一處老宅傾圮的山墻亂石中,找到一塊打制規整的火山石牌。

  高永南回憶,這塊火山石牌高27釐米,寬22釐米,上下有供拼裝榫頭,與棄置村口草叢的咸豐三年牌坊匾額上部正中凹槽榫卯契合,其上另有石坊凹槽相接固定,兩面分別鐫刻KaiTi“旨”“恩”兩字。

  “臨走時,我告訴帶路的村民,要收藏保護好石牌,一旦將來修復牌坊,它可派大用場。”高永南説。

  不久後,與之相類似的火山石牌又與熱愛火山文化的高永南“相遇”。石牌四週裝飾著兩條邊框,背面呈倭角長方形,鐫刻正楷“恩”“榮”兩字。

  高永南將這塊火山石牌留了下來,“這塊聖旨牌,鑲嵌在牌坊的坊額之上,價值不言而喻。”高永南説。

  牌坊,中國古代一種門架式的建築物,一般用木、磚、石等材料建成,上有題刻、紋飾。海口地區的牌坊清一色地使用火山石材,相對於內地同類建築,顯得簡潔大方、凝重粗獷。

  “這道聖旨牌所屬哪座牌,坐落何地,已經無從查找,但它問世的年代大致清楚,”高永南説,幾年前在海口遵譚鎮涌潭村,看到一座近年修復的乾隆丙子年(1756年)“貞壽坊”,跟自己收藏的聖旨牌大小、材質、正面紋飾、字刻幾乎一致,經推斷應該出自同一時代、同一書家、同一刻工。

  “每座牌坊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因歷史原因,它們大多已隱去光輝,期待有一天,這塊聖旨牌所屬牌坊得以修復,我將毫不遲疑璧還,幫它找到最好歸宿。”高永南説。

  海南民俗專家蒙樂生稱,通過小小石頭器具,能夠看出海南地區經濟文化發展變遷的歷史,喚起人們的鄉愁記憶。火山石,這些造物留下的或紅或黑或灰長著蜂窩眼兒的堅硬石頭,被人們壘了圍墻,鋪了村道,築了堂屋,還做成了石槽、石碾、石磨、石盆碗等,構築了一個火山石的世界;因此,高永南收集海南人以火山石製作的生活用具,意義非凡。

  【文體圖文列表】【即時快訊】火山石生活器具:開啟海南火山文化的一扇窗

  高永南在羊山地區玉符村

  高永南:用腳步丈量海南古村

  “這些年,我都是先乘公共汽車到各鄉鎮,再步行探訪古村,記得有一次,一天內走了25公里。”高永南説,探訪海南村坊文化遺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雖已年逾花甲,但會繼續走下去。

  説到“海南走村行”,高永南臉上露出些許凝重的神色。他感慨道,古村,深藏在中華大地的褶皺裏,它們是中國歷史文明最深的根,每一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書,應該認真翻閱。

  海南地區的古村落,星羅棋佈,歷史文化遺存依稀可見。一雙運動鞋、一部相機、一冊筆記本,2007年起,高永南踏上了尋訪之旅。“雖曾被瓢潑大雨淋成落湯雞,被毒日頭曬得多次中暑,磨壞了幾十雙鞋,卻收穫了寶貴財富。”他説。

  逢放寒暑假,高永南經常會去學生宿舍樓下撿一些還能穿的衣褲,卻又舍得長期花錢收藏海南民俗物件,看似矛盾,其實不然。“收藏的樂趣,與錢無關。”他説。

  “記得以前在海口長流鎮一古村破敗的大宅院避雨時,與幾個歇工閒坐的中老年人聊天,不經意在所坐門房的一角發現一個筆架,上面滿是泥土,使勁刮去塵垢,筆架露出清晰的雞翅紋理,做工考究。當時一心想買回來,哪知當家人大方地説‘拿走吧’,我一邊説‘謝謝’,一邊悄悄留下50元錢。”高永南説。

  2012年11月,在海口經濟學院科研項目的資助下,高永南將“海南走村行”的故事匯集成書,取名為《回望鄉紳》。

  翻閱此書,施茶亭故事、倘村吳氏與“南極增輝”匾、靈山訪古、儒林村的學舍牌坊、攀丹古村尋記,圖文並茂,上百個古村故事,仿佛是一場穿越時光的旅行。

  永茂嶺是海口羊山地區火山群中唯一的熔岩錐,因坡度平緩狀如盾牌覆蓋,學名叫盾形火山錐。在永茂嶺北側山麓臺地,坐落著林木蒼翠、景致幽靜的千年古村——儒林村。

  “儒林村,我去過多次,還在那裏結識了朋友,每次到訪,都有新收穫。”高永南説,村民熱情帶路,讓他感到了濃濃暖意。

  第二次到訪時,高永南沿著永茂嶺的緩坡下行數百米,走到村東的丁字路口,發現荊棘中一塊斷成三截的節孝坊坊楣石匾,高永南上前清除遮掩物,鐫刻精美的“萬古流芳”四個大字及上下款識全部顯露出來。它們在此“沉睡”,自己能力有限,唯有按下快門,並用文字記錄方式,見證它們的存在。

  在儒林村的古祠,所有柱、樑、部、梆、筒等構件均用火山石預製、拼裝,堪稱“石屋”。高永南在海口鄉下行走多年,這樣的老建築,還是頭一次見到。

  探訪古村,往往都是以村民口述為基礎,高永南記錄下碎片化的資料後,通過查考《瓊臺志》《瓊州府志》《瓊山縣誌》等地方誌,尋找較為準確的答案,數年下來,他説自己也成了研究海南歷史文化的“半個專家”。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