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經院博物館裏的民俗海南

2017-06-19 15:00:41|來源:海南日報|編輯:陳愛暖 |責編:張曦晛

  【文體圖文列表】【即時快訊】海經院博物館裏的民俗海南

  湖南籍的退休教師高永南收藏的海南民間精美木雕。

  【文體圖文列表】【即時快訊】海經院博物館裏的民俗海南

  高永南的陶瓷收藏品。

  有學者稱,高校博物館,一直在傳統和現實之間拓展空間,它們像一面鏡子,彰顯大學的辦學理念和教學目標。

  的確,高校博物館隸屬於大學,建在大學校園中,向社會公眾開放,它們構成了現代大學的文化景觀,為大學濃厚的學術氛圍,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第一所高校博物館,是1905年由張謇興辦的“南通博物苑”,該館的宗旨是“設為庠序學校以教,多識鳥獸草木之名”。

  進入1980年代,國內高校博物館才真正進入快速發展期。2012年9月,海南省高校首家博物館——海口經濟學院博物館開館。這座博物館卻與常規高校博物館收藏特定學科的教學和科研標本不同,有著“探尋海南民俗文化”的鮮明標簽。

  從系列海底珍寶到本土符籙刻本,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海南民間的“婚約”“房契”到海南起家瓷雞公碗,從由海南黃花梨雕刻而成的生活用具到民間常用的文房四寶,參觀完海口經濟學院博物館,就像回到了海南的舊日時光。

  在這裡,上千件靜靜訴説海南故事的老物件,與一位湖南籍的退休教師高永南有關,不是海南人,卻對海南有著似海深情。

  2007年,退休後的高永南來到海口從事檔案收集工作,十年來,他走村訪寨,與海南古村落成了“老朋友”,也正是在這十年光景,他從海南各地及海口的古玩市場收藏了大量能夠展現海南民俗文化的藏品,其中不乏有幾百年曆史的罕見藏品。經多方溝通協調,在海經院校方的支持下創建了這座博物館,高永南的所有藏品也得以悉數展出。

  收藏路上的小驚喜

  如果不是高永南一一講解眼前海南民俗物件的收藏故事,很難相信數量龐大的藏品竟都是他一個人通過購買或交換的方式得來的。

  “這個海南黃花梨枕,價值不菲,您花了多少錢才買來的?您一定是收藏界的‘隱形土豪’。”

  對於記者的讚嘆,高永南卻雲淡風輕,“我是工薪階層,哪算得上土豪。”説著,高永南摘下了自己的眼鏡,指著已經發黃變形的眼鏡框説,這些年,對於個人吃穿用度,我可以節省,但看到鐘意的物件,我可是“絕不手軟”。

  高永南講起了收藏海南黃花梨枕的故事。“一次逛海口東湖古玩市場,我注意到一塊木頭,灰濛濛的,有些沉,細看是枕頭模樣,拭去一抹灰垢後,枕頭木質淡黃,紋理隱約呈些許彎曲的線條狀,除枕面外其它幾面呈褐色,可能是長期汗水浸染所致。”高永南説,當時攤主也説不出所以然,因為要價不高,自己沒怎麼猶豫就買下來了。

  “用幾十塊錢就買到了珍貴的黃花梨枕,是誤打誤撞,也是好運降臨。”高永南説,在收藏路上,途中遇到的驚喜及收穫的經驗,更加寶貴。

  每年9月新生入學,學校都會組織師生前來參觀博物館,高永南每每向大家講起這個海南黃花梨枕的收藏故事,總讓大家又驚又喜。

  在每一件藏品展出時,高永南都會詳細測量,例如此件,高永南在一旁的文字説明中寫道:“石、竹、木、藤、玉、銅、陶、瓷皆可作枕,《本草綱目》中稱,海南黃花梨為降香,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壓、血脂,做枕頭可舒筋活血。”

  海南“雞公碗”

  在博物館古瓷展區,一套外飾畫著公雞的瓷碗引起人注目。

  高永南介紹,它的全名叫白地粉彩公雞花草蕉紋碗。依據畫片特徵、方言習慣簡稱為“公雞碗”或“雞公碗”。它之所以近幾年有幾分熱度,進入收藏話題,在於2014年一隻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竟然拍出2.8124億港元的天價。

  高永南笑著説,海南人看到“天價雞公”小杯時,都表現出似曾相識,甚至豪言道“在海南,誰家沒有兩三個”“那只卡通雞還不如我家雞公碗上的圖案惟妙惟肖呢”。

  “這套雞公碗,是2005年第一次來海南時收藏的。”高永南説,當時到訪海口石山鎮,在儒森村一戶農家,看到一個籮筐內放置了些早已棄用的大小碗碟,是鮮艷漂亮的雞公碗,試著詢問,對方竟爽快答應相送。

  “雞公碗”在閩粵臺瓊地區非常流行,又被叫作“起家碗”,農耕社會,以公雞打鳴作為一天的開始,寓意只有辛勤勞作才能發家致富。閩南話裏“雞”和“家”同音,所以用這種碗有“起家”之意,公雞雄赳赳也代表“旺”之意。

  在嶺南地區,“雞”的諧音有“吉”意。在過去,用紅、綠、黃、黑等簡單的色彩描繪一隻公雞的活動畫片,粗獷、簡練的工藝透著一種特殊的美感。

  在博物館內,高永南收藏的雞公碗大小不一,部分碗外壁添加黃或黑色蝶紋或吉語,內底保存有花瓣圖案,大、中號碗多為葵口。大中小盤,口沿底足均為葵口,有的底足外墻裝飾礬紅旋紋。

  “與雞公碗配套的還有雞公碟,你看,這只雞公碟造型有趣,所繪公雞馬步、弓身、收腹、振翅、翹尾、張冠、瞋目,一副好鬥公雞模樣。”高永南言語間,充滿自豪感。

  用“館藏”守護海南民俗文化

  若説花些功夫,找到一些海南民俗物件,也不算難事。但花心思,收集海南民間文檔,絕非易事。

  在一排玻璃展櫃中,記者看到了很多皺巴巴的紙,出於好奇,仔細閱讀,才發現它們分別是1975年某村的實物分配表、1960年代初期民間複業生産合約書,手工書寫的族譜婚書、1950年代的鄉村房屋契約、1965年的農民版的報刊讀物等。

  “它們是海南民俗文化不可複製的珍貴文字資料,也許世間僅此一份了。”高永南説,在別人看來,這些舊紙分文不值,他卻花費幾十元或幾百元高價購回,希望過去人們的生活生産方式,可以從依稀可見的墨蹟中找尋。

  作為一個外地人,高永南為收藏海南民俗文化傾盡所有。“組建博物館,將我多年所得‘財富’展現出來,讓更多人從這裡了解海南。”高永南説。

  目前,博物館雙休日全面開放,平時接受預約講解。即使只有一位參觀者,高永南也願意花費數小時全程陪同講解。除了負責博物館的日常維護及講解工作,高永南還繼續行走在海南的村落,期待更多收穫。

  “將藏品以展出的方式守護它們,博物館是最好的安身之地,我的收藏之力畢竟有限,希望有更多熱愛海南民俗文化的人們一起同行,儘早讓蒙塵的‘寶貝’發光發亮。”高永南説出心願。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