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周邊海域中分佈著較大面積的海草,在這些海草床中究竟有多少種海草,又生活著多少底棲生物呢?近日,海南大學教授黃勃向媒體發佈了他的初步研究成果:海南島東部兩大海草床共分佈有8種海草和60種大型底棲生物。
黃勃表示,海草床生態系統是一種多樣性極高的海洋生態系統。海草床大型底棲生物是海草床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海草床及其大型底棲生物群落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認識海草床生態系統的生態過程,對海草床的環境品質評估提供依據。
為此,黃勃率研究生李洋等人,在2013年分別選擇春、夏、秋、冬四個季度,對我省具有代表性的東海岸新村灣、高隆灣及其附近海草床和大型底棲生物進行了調查和研究。他們在兩處海草床共調查鑒定出海草種類8種,分別是絲粉藻、齒葉絲粉藻、二藥藻、海菖蒲、泰來藻、喜鹽草、小喜鹽草和針葉藻。
新村灣海草床區域的海底沉積物主要以泥質底質為主,該地海草的分佈方式主要為兩種:一種為點狀分佈,一種為片狀分佈,越靠近近岸海草的覆蓋面積越小,調查的海域內潮間帶下部至潮下帶部分海草長勢較其他區域較好,有成片的海草床分佈。高隆灣海草床的海底沉積物主要以細沙為主。海草分佈以點狀分佈較多,其中近岸的海草分佈呈點狀和斑塊狀結合,同樣越靠近近岸海草覆蓋的面積越小,以點狀分佈為主,調查區域內海草分佈的潮間帶下部至潮下帶部分海草長勢良好,海草在該海域呈現片狀及連續分佈的情況。
黃勃等人在兩大海草床還調查鑒定出大型底棲生物60種,其中雙殼類、腹足類、甲殼類的生物種類較多。具體來看,新村灣海草床大型底棲生物鑒定出43種,高隆灣海草床大型底棲生物鑒定出35種。同時,新村灣、高隆灣海草床的大型底棲生物生物量、棲息度均表現出夏秋兩季較高春冬兩季較低的現象,並出現由海草床區域向外遞減的趨勢,海南島東部海岸海洋生物資源豐富。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