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名校”校長的痛苦和快樂

2017-06-27 11:31:06|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張曦晛

  原題:萬寧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曾經流失的優質生源紛紛回流 “新名校”校長的痛苦和快樂

  “5年前,我很痛苦;5年後,我更‘痛苦’!只不過現在是‘痛並快樂著’。”北京師範大學萬寧附屬中學校長張東海這幾年的喜憂,全與學校的成長有關。

  北師大萬寧附中是我省首批“一市(縣)兩校一園”項目,可2012年成立初期,並不被萬寧百姓所認可:“這是不是一所私立學校”“它會不會打著北師大的幌子高收費”……質疑聲不絕於耳。

  為了招生,張東海與其團隊幾乎走遍了萬寧和海口的每所小學、初中,有時在烈日下苦等幾個小時仍一無所獲。這讓從北京懷揣夢想來到海南,立志要幹一番教育大事業的他很痛苦。

  令他感到安慰的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引進項目,萬寧市委、市政府特事特辦,在資金、用地、編制、人才待遇等方面給予傾斜,並明確北師大萬寧附中的困難優先解決、資金優先安排、問題優先研究,為學校開啟了一條“綠色通道”。

  因為我省在人事管理、財務管理、教育教學管理方面,賦予引進項目校長充分的辦學自主權,北師大萬寧附中很快探索出了一條教育教學新路子——在教師管理考核方面,實行了“三大考核”和末位淘汰制;在教學模式創新方面,構建了富有特色的“學思課堂”;在家校溝通合作方面,構建了一整套以“社會、學校、家庭”為一體的特色立體化教育網絡體系……

  春發其華,秋收其實。2015年的高考就像給萬寧教育界平靜的湖面投下一顆巨石——該校一本、二本上線率高達90%!而此時,北師大萬寧附中良好的校風和育人環境早已名聲在外。

  張東海新的“痛苦”也從那時開始:“越來越多家長想把孩子送來上學,可我們的學位就那麼多。去年升學季,我還躲到外地去,把手機都關了。”

  一所好的學校,能給當地教育帶來怎樣的變化?萬寧市教育局發現,在北師大萬寧附中的輻射帶動下,萬寧各中學教育教學改革力度空前、成果凸顯,引得優質生源不斷回流。根據各校報名情況估算,兩年間約有5000名學生從海口等地返回萬寧就讀。

  北師大萬寧附中高二學生唐鐿就是其中之一。初中在瓊海某中學讀書的她,每次回家都要輾轉乘坐“摩的”和小巴車,花上一個多小時才能回到。“一想到那私人運營的小巴車總開得飛快,不知道我有多揪心。”唐鐿的父親唐會忠説道。但現在他早把心放回了肚子裏,如今女兒回家有公交車坐,路上只需20分鐘。

  他説,身邊的親戚朋友都想把孩子送進北師大萬寧附中,無奈錄取分數線是一條“紅線”,兒子就因為低了1分,托遍“關係”也沒能與女兒當成校友,“但我不怪學校,這説明它有原則、嚴把關!”

  萬寧的經驗並非不可複製。

  2016年1月,現任省委書記、時任省長劉賜貴在省兩會上,首次明確提出實施“一市(縣)兩校一園”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引進工程;今年4月,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又將加快這一工程建設列為今後5年的工作任務,越來越多優質教育資源紮根海南、遍地開花——

  北大附中、北大附小、清華附中、人大附中等知名學校相繼來瓊辦學,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經過評估發現,目前已建成招生的合作辦學項目,示範引領效應日益明顯,有力提升了我省基礎教育辦學水準。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省政府印發了“一市(縣)兩校一園”優質教育資源引進工作的實施意見,承諾了“十三五”期間,我省每個市縣將至少引進優質教育資源辦成1所優質普通高中(或完全中學、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優質完全小學和1所優質幼兒園,並明確了引進項目可以享受的各項優惠政策。

  到那時,會有更多孩子能在家門口快樂成長。(記者 陳蔚林 通訊員 吳春雨 實習生 唐璨)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