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凸顯人文性 經典“時文”並存

2017-07-04 11:53:41|來源:國際旅遊島商報|編輯:陳愛暖 |責編:張曦晛

  國際旅遊島商報記者7月3日從省教育廳獲悉,根據教育部統一安排,我省中小學從今年秋季起,語文、數學、道德與法制將使用“部編本”教材,各種版本教材將陸續退出舞臺。

  修訂版教材更換了40%的課文

  省教育廳關於教材使用情況印發《海南省教育廳關於2016年海南省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6個學科教科書選用結果的公示》,我省根據《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教科書選用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和《海南省教育廳關於印發<海南省中小學教科書選用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要求,海南省教育廳于2016年3月啟動了海南省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6個學科教科書的選用工作,2016年秋季,從一年級開始使用新教材,其中包括《2016年義務教育用書目錄》裏新修訂的語文教材,2016年秋季起,新生使用新教材,老生使用老教材。

  當時的新教材更加強調時代性。修訂版教材和之前版本相比,大約更換了40%的課文,其更換標準就是是否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修訂版教材除了拼音、識字單元外,以詩歌為主構架全書,共有13首詩。一些優秀的傳統篇目得到了保留。比如,保留了體現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篇目《小英雄王二小》《國旗和太陽一同升起》《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擔》等。此外,中學課本裏的《洲際導彈自述》被改為《網絡表情符號》,以更切合互聯網時代的學生生活;《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由於與現代和諧社會導向不符,被換為《智取生辰綱》;《南京大屠殺》被換成《死裏逃生》。同時,修訂版教材還特別注意選擇文質兼美且貼近兒童生活的文本,並保留了原教材的許多傳統名篇,比如《想做好事的尤拉》《奧莉婭和莉達》等。

  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

  即將啟用的“部編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除了語文,還有德育和歷史。現有的語文教材編寫出版還是“一綱多本”,小學有12種版本,初中有8種版本。“部編本”教材力圖在多種教材並存的情況下,起到示範作用,促進教材編寫品質的提升。

  “部編本”的課文選篇強調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此外還適當兼顧時代性。課改之後流行的各種版本語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視引起學生的興趣,甚至多選“時文”。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是124篇,佔所有選篇的51.7%,比原來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體裁更加多樣,從《詩經》到清代的詩文,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錄。革命傳統教育的篇目也佔有較大的比重。小學選了40篇,初中29篇。魯迅的作品選有《故鄉》《阿長與山海經》等9篇。業內人士介紹,“部編本”力圖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綜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寫作方法的引導。寫作方法和技能訓練的設計編排照顧到教學順序,讓老師能夠落實,克服隨意性。(椰網/海拔手機端記者肖衛香)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