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選派1200多名幹部擔任“第一書記”

2017-07-10 09:17:55|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張曦晛

  原題:兩年來,海南省選派1200多名幹部擔任貧困村等類型村第一書記,開展“雙爭四幫”工作 攻堅路上展初心

  每逢週末,不少遊客都會來到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馮塘村的馮塘綠園,穿梭在密植的橄欖樹下,深呼吸著鄉村清涼的負氧離子,在這裡度過一個閒暇的週末。

  “馮塘綠園”是曾任該村第一書記吳經輝推動的一項招商引資項目,集觀光、休閒、度假于一體,因為這個項目,該村集體經濟收入去年達到1800多萬元。吳經輝也見證了馮塘村從一個貧困村到生態文明村的巨大變化。

  省委把選派機關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抓基層、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作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抓手,作為進一步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有效途徑。

  2015年7月以來,我省先後從機關優秀年輕幹部中選派1200多名優秀幹部,離開機關奔赴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十三五”建檔立卡貧困村等類型村任第一書記。他們在派出單位的大力支持和所在市縣、鄉鎮黨委的有力領導下,深入開展“雙爭四幫”工作:個人爭當優秀第一書記,所在村黨組織爭當先進基層黨組織;幫黨建、建強基層組織,幫發展、推動精準扶貧,幫民生、為民辦事服務,幫穩定、提升治理水準。他們以共産黨員的責任和擔當,憑藉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為這些貧困村帶來了新的面貌和新希望。

  幫黨建

  建強基層戰鬥堡壘

  加強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嚴肅黨的組織生活,努力把村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鬥堡壘。人們不會忘記,在脫貧攻堅戰中,第一書記們通過幫黨建,建強了一個個堅強的基層戰鬥堡壘,讓廣大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年輕人的文化水準、積極性高,村幹部沒年輕人就沒活力。”這是三亞市天涯區抱前村第一書記邱曉寧在駐村伊始發出的感慨。此前,該村幹部年紀較大,安於現狀,許多工作開展不起來。

  去年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前,邱曉寧開始全省各地跑,他的任務是“找人”,“遊説”村中走出去的年輕人參選,吸納“新鮮血液”加入扶貧工作中。

  在邱曉寧的鼓勵下,許多在外工作的年輕人回村參加選舉,通過一層層的競選,抱前村有3名年輕人加入到了村幹部隊伍中,注入了新活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駐村第一書記們的到來,就像一股源源不斷的動力,提振當地黨員幹部的精氣神,為一個個基層黨支部帶來源頭活水。

  白沙黎族自治縣阜龍鄉可任村第一書記王志愷駐村之時,遇到的也是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幹部不作為的問題。一些村幹部甚至認為,扶貧款還是握在手裏踏實,發展産業風險太大。

  王志愷駐村後,從整頓村幹部思想工作開始,多年未開展的“三會一課”開始形成制度,外出學習考察先進村脫貧致富經驗也成了村幹部的必修課,在王志愷的鼓勵下,許多村幹部轉變思想,主動站出來成為村裏的致富帶頭人,村黨支部書記符煥南主動帶動貧困戶種植經濟效益良好的紅心橙,村民小組長符錫川帶領貧困戶抱團養殖肉豬。

  幫發展

  扶貧扶智發展特色産業

  深入推動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幫助選準産業發展路子,不斷增強“造血”功能。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第一書記們帶領村民發展經濟,成為脫貧摘帽的“領頭雁”。

  每天早上七點,五指山市毛道鄉毛道村村民黃海高都會騎著摩托車,載著一隻裝滿秋葵的泡沫箱,前往村口秋葵收購點出售前一天的收成。如今,這個成功脫貧的貧困戶,忘不了曾任第一書記的符坤。

  毛道村山多地少,要找到合適的扶貧項目著實不易。符坤來到村裏後,從大山縫隙處要土地,一年多來,毛道村發展適合當地種植的秋葵、百香果等高附加值産業,徹底甩掉了窮帽子。

  今年年初,當符坤任期即將結束,毛道村村民前往毛道鄉極力挽留,希望他再留任一年。

  符坤不是獲得村民挽留的唯一一人,今年,在瓊海市石壁鎮南通村曾任第一書記的謝有志也接到了一份村民的挽留信。但在他剛駐村時,村民見到這個戴著眼鏡的矮個“書生”,根本沒把他當回事:“什麼第一書記,就是來走走過場。”

  駐村頭一個月,謝有志吃住在村裏走訪村民,在調查中,他發現這裡村民有著土法養殖野蜜蜂的傳統。來自省農業廳畜牧技術推廣總站的謝有志,憑著一身農業技術,引導村民發展林下養雞和林下養蜂。

  如今,南通村的插花尖蜂蜜遠銷省內外,被列入瓊海市“十三五”整村推進脫貧村的南通村早就摘掉了窮帽子。

  曾任東方市大田鎮老馬村第一書記曾劍鋒在扶貧過程中,聯絡農業公司,為合作社提供種苗、技術並回購産品,創造了東方第一個“合作社+公司+貧困戶”的脫貧管理模式。曾任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和平鎮塹對村第一書記石樂光, 增強貧困戶的“造血”功能,引導他們養殖竹狸、黑山羊,並依靠優美的自然風光,積極發展農家樂、民宿等,昔日窮村逐漸蛻變為“産業強村”。

  而曾任儋州市雅星鎮飛巴村第一書記林學君,更是堅信扶貧先要扶智。在他的組織下,村裏7名貧困對象參加精準扶貧挖掘機操作工技能培訓班,還有65名貧困對象參加了維修電工職業技能培訓,走上了靠手藝發展的脫貧之路。

  幫民生

  架起黨員群眾“連心橋”

  人們也看到,在民生保障最基層,第一書記們撲下身子,踏實苦幹,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他們建立健全農村服務體系,帶領村級組織開展為民服務全程代理、民事村辦等工作,贏得廣大群眾的信任。

  至今,臨高縣和舍鎮鋪仔村原第一書記裴興旺,還保留著他駐村時記錄的駐村日記。

  村裏人有什麼困難,困難何時得到了解決,他會用駐村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商討解決辦法。日記裏記錄的都是件件小事,但對於村民來説,這些事他們受益至今:

  村裏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孤寡老人、留守未成年人無人照顧,吃飯成問題。去年6月在裴興旺的推動下,村裏建起了“愛心餐廳”,為這些需要特殊照顧的人群提供飯食。

  貧困戶普遍缺乏衣物,鋪仔村11個自然村設立了12面“暖心墻”,將城裏捐贈的衣服挂上,方便有需要的群眾取用。

  鋪仔村距離城鎮較遠,村民辦事不便,去年10月,裴興旺在村裏建立了“為民跑腿服務站”,村民辦證、戶口、新農合報銷等,都由村幹部代辦。

  “愛心餐廳”“為民跑腿服務站”“暖心墻”成了鋪仔村打造的張張愛心名片,也讓裴興旺的駐村日記上,記下了一篇篇感人的故事。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每位駐村第一書記每天工作結束後的例行任務,便是在駐村日記上記錄下一天的工作。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灣嶺鎮嶺門村第一書記黃海軍,在駐村日記中曾記錄下這樣一件事:“受強冷空氣影響,近日瓊中氣溫急降到5℃以下,我聯繫瓊中農信社為村裏貧困戶都送上了新棉被,一名貧困戶接到新棉被後感動落淚……”

  駐村日記中,第一書記們用樸實接地氣的語言,記下一件件事關民生的繁瑣小事。這些小事,就像一股股暖流,溫暖著村民的心,也架起了一座座黨員幹部與群眾之間溝通的橋梁。

  幫穩定

  讓一方群眾吃下“定心丸”

  推動完善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提升鄉村治理水準,弘揚文明新風,促進農村和諧穩定,這也是第一書記們駐村後,所要面對的重要任務。

  説起2015年7月第一天進村報到時的那件窘事,曾任昌江黎族自治縣昌化鎮大風村第一書記的文進平依舊記憶猶新。當天,他開車駛過村口滿是豬糞的一條土路後,將水杯放在發動機蓋上問路,剛離開一會兒杯子就不翼而飛。

  這便是文進平駐村後面臨的大問題,大風村有登記在冊的吸毒康復人員79人,毒品帶來的問題是偷盜猖獗,整個村子人心惶惶。

  維護大風村的穩定,是文進平駐村後要面對的首要大事,在他的推動下,村幹部籌措資金,在村裏建起了禁毒康復室,選出村民擔任禁毒專員,對有吸毒史的村民,定期進行尿檢,並先後舉辦8場大型禁毒宣傳活動。

  在文進平進入大風村一年後,該村再無一名新增吸毒人員,村中治安得到了明顯好轉。

  往年的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大風村是昌江縣出了名的重點難點村。早在去年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前,文進平就注意在日常工作中識別和協商村幹部人選。

  在文進平的推動下,大風村換屆選舉再也沒有出現往年的“難産”,不僅實現了平穩選舉,選出的班子成員中有7人是致富能手。

  在維護基層村莊穩定工作中,第一書記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去年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中,第一書記們履行著“宣傳、指導、調查、監督”的職責,做到早摸底、早介入、早行動,確保換屆工作順利推進。

  看成效

  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里”

  開展“雙爭四幫”工作,在第一書記們的扶貧第一線,類似的故事不勝枚舉,他們領著、幫著村幹部攻堅克難、強基固本,幫扶貧、轉觀念、育人才,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里”。

  截至去年12月,全省第一書記共組織駐點村幹部外出考察學習1.07萬餘人次,幫助培養村級後備幹部2373名,協調落實道路、橋梁、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1995個,引進産業發展項目43個,計劃投入5800多萬元,指導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575個……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加茂鎮共村第一書記隋耀達,在去年底被評為優秀第一書記後發出的感慨,很能代表第一書記們的心聲:“在擔任第一書記期間,我們收穫了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那一聲聲‘書記,書記’的呼喚!我們無愧於父老鄉親,因為我們交出了一份鄉親認可、群眾滿意的答卷!”

  惟奮鬥者永不止步。省委書記劉賜貴在今年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充分發揮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作用,在實踐中培養鍛鍊幹部,打造一支能徵善戰的幹部隊伍。如今,我省780多名第一書記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的部署要求,正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記者 李磊)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