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3年完成12.1萬間農村危房改造

2017-07-14 09:07:19|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張曦晛

   原標題:海南省3年完成12.1萬間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評估排名全國前列讓百姓從“憂居”到“宜居”

  近日,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營根鎮新朗村貓尾村民小組,33戶新砌成的水泥新房按照田字形整齊排列,路旁不少建築工人正在搬運水泥、石磚,忙著室內裝修。

  “虧得有國家危房改造政策,今年我們村有33戶村民拿到了危房改造補貼,大家一起蓋新房,再過幾個月來我們村看,肯定大變樣!”貓尾村民小組組長王傳忠站在村中央路上,高興地給記者指點著村莊的變化。

  改善鄉村居住條件一直是海南省農村建設的一個重點,近年乘著國家危房改造政策的“東風”,我省對農村居民住房情況開展摸底,按照危房等級對農民實施補助,對農村危房進行翻修建蓋。從2014年至2016年,海南省有超過12.1萬戶農村家庭享受到國家和省級危房改造補貼資金,住上了翻修新蓋的房屋。海南省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績效評估連續3年名列全國前茅。

  補貼惠農力度逐年加大

  連續7年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

  36歲的瓊海市會山鎮加腦村村民梅家中,最近家裏新蓋的房子就要完工了。他告訴記者,他家得到的危房改造補貼資金共有5萬元,其中3萬元屬於國家和省級補貼,2萬元是市級補貼,有了這三級補貼資金,他才能蓋得起新房子。“以前住的房子破破爛爛,現在好了,有新房住了,再娶上媳婦生個娃,日子就圓滿啦!”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超過9億人,農村人口居住條件是鄉村發展的一面“鏡子”。為此,從2009年起,國家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政策,每年下達我省的就有上萬戶農村危房改造指標任務。

  借力國家政策的“東風”,我省把農村危房改造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國家補貼政策上,再逐年加大省級、市(縣)級政策配套資金,財政惠農力度不斷加大,連續7年超額完成了年度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在加大財政補貼力度的同時,我省危房改造的精準度也在提高。往年,各市縣的危房改造指標分配下去,每個市縣挑選補貼對象的標準不同,有些是以危房等級為主,有些是以家庭貧困程度為主。從2016年起,我省將危房改造納入精準扶貧範圍,要求危房改造的扶持對象,首先是沒有能力進行房屋修建的農村貧困家庭,瞄準的是最貧困的群體、住房最危險的農戶。為保證政策落實到位,政策扶持標準按照房屋的危險程度分為A到D級,採取“改造一戶、銷號一戶”辦法,實施精準幫扶改造。

  截至2016年,我省已有超過20萬間農村土坯危房進行修蓋、翻新或加固改造,幾乎每個村莊都有危房改造的新住房,有些村莊甚至是整村進行改造,百姓居住舒心,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以危房改造為突破口

  完善基礎設施提升鄉村“顏值”

  田疇蔥蘢,屋舍儼然,是人們心中美好的鄉村圖景。但道路狹窄、污水橫流、垃圾遍地等,成為不少農村地區治理的老大難問題。

  “以前呀,我們村道路又窄又臟,誰要娶媳婦開個小車都開不進來,環境特別差。”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響水鎮番道村村民王娜説,村莊在改造前,全村多數是茅草屋,規劃混亂,房屋密集,村道狹窄,要想進村只能徒步或者騎摩托車。

  現在的番道村,早已變了模樣。2010年,保亭縣政府以三級危房改造政策配套資金,對番道村全村住房重新規劃重建,並借助重建機會對全村的道路硬化,污水管網、綠化等基礎設施也逐步跟上。如今,番道村全村統一都是紅頂白墻的新瓦房,村道兩邊各有排水溝,花草點綴在村舍之間,儼然是個鄉村花園。

  “危房改造,不僅僅是扶持農村蓋新房,還要借助機會對村莊重新佈局,做好綠化、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省住建廳村鎮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借助農村危房改造,我省各市縣整合涉農資金、資源,集中投入到鄉村建設中去,以“整村推進”模式改造了很多貧困村莊,配套道路硬化、污水處理、垃圾收集等基礎設施建設,使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鄉村建築風貌管控也是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借助危房改造政策,我省各市縣根據地方的民俗風情,聘請專家設計不同的建築方案,給危房改造住戶提供參考,引導農村民居按照民俗文化、民族特色和居住習慣,合理佈局建設。

  每年有幾萬戶農村民居要修繕翻新,房屋建築的品質也不可忽視。我省每年都在加大對農村建築工匠的培訓力度,不僅聘請專家編寫農村建築工匠的培訓教材,同時每年各市縣都會舉辦多期建築工匠培訓班,通過集中授課與現場教學加強對農村建築工匠的技術指導。

  修好面子夯實裏子

  發展産業讓農民腰包鼓起來

  連綿的青山腳下,桑田鬱鬱蔥蔥,農舍炊煙嫋嫋,瓊中灣嶺鎮嶺腳村,一幅美好的鄉村圖景被遊客們手中的相機、手機定格保存。

  和嶺腳村一樣,不少村莊在危房改造過程中,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脫貧攻堅等工作,發展水果採摘、農家樂、民宿等旅遊業態,盤活了鄉村的發展。

  在保亭三道鎮什進村,返鄉青年唐四錦看到了家鄉改造後的發展潛力,利用自家改造後的房子開起了鄉村客棧。“我們村不僅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特色民族文化,還毗鄰檳榔谷、呀諾達這樣的大景區,做民宿肯定有市場。”

  不僅是改造後帶來了發展潛力,每年全省幾萬戶的農村危房改造,對當地的投資消費拉動顯著。據了解,我省農村危房改造每年完成建築面積超過180萬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造價按1200元計算,直接建房投資約21.6億元,加上基礎設施配套(路、院墻、院內硬化、水電等)及農民遷移新居後的耐用消費品等支出,粗略統計,每年拉動農村固定資産投資和消費在23億元以上,政府資金“四兩撥千斤”引導作用明顯。

  “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讓村子美起來,而且要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省住建廳村鎮處有關負責人説,無論是危房改造,還是美麗鄉村建設,政策落實的目的都是要促進鄉村的發展。今年,我省危房改造將緊密結合鄉村旅遊、生態保護、促農增收、環境衛生、深化改革等重點工作,讓産業與旅遊同步發展,力爭5年打造一批産業富民、特色宜居、文化傳承、社會和諧的美麗鄉村。(記者 孫慧 通訊員 楊洲 成和軍)

分享到:
111